-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学 痉病
痉证 中医内科教研室 【概说】 (一)定义 痉证指由于筋脉失养或热甚风动引起的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病证。 【概说】 (二)症状特点 1、筋脉肌肉拘急挛缩,表现为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亦可先表现为牙关紧闭,口噤不开,继之发痉。 2、起病突然,病情危急。 3、可伴高热、昏厥、谵语、呕吐、腹胀、便秘、神疲乏力等症。 其中筋脉肌肉失濡而拘急挛缩是痉病共有的证候特征。有些仅限于某一脏一腑、一经一络出现一定范围的拘挛、强急。 【概说】 (三)源流 1、《黄帝内经》始有“痉”之称。其发病与风寒湿有关。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灵枢·经筋》:“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 《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概说】 2、《金匮要略》发展了《内经》对本病的认识,提出柔痉和刚痉之分。并提出伤亡津液而致痉的内伤致痉理论,以及治疗方药。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表实无汗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曰柔痉”;---表虚有汗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xie)齿,可与大承气汤”。 ----邪入阳明 【概说】 3.隋唐时期对痉证的观察较为细致 《诸病原候论·风痉候》认为痉证:“口噤不开,脊强而直,如发痫之状,其重者,耳中策策痛,卒然身体痉直者,死也”。 《千金要方》指出本病得之者多为“新产妇人及金疮血脉枯竭,小儿脐风,大人凉湿。”,“诸反张,大人脊下容侧手,小儿容三指者,不可复治也” 【概说】 4.金元时期,朱丹溪对痉证有了新的看法,他认为痉非外来风邪所致,而由于气虚所为,“气虚有火,兼痰,宜用人参、竹沥之类。”切不可作风治而专用风药。 《医学原理·痉门论》则认为根本原因乃是津血有亏,“方书皆谓感受风湿而致,多用风药,予细详之,恐仍未备,当作气血内虚,外务干之所致。”“是以有气血不能引导,津液无以养筋脉而治者;有因痰火塞窒经隧以致津液不荣者;有因真原本虚,六淫之乘袭,致血不能养荣者,虽有数因不同,其津血有亏,无以滋荣经脉则一。” 【概说】 5.明·张景岳对痉之病因病机、证候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景岳全书·痉证》:“愚谓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筋挛”;“痉之为病,即《内经》之痉病也,以痉作,盖传写之误耳。其证则脊背反张,头摇口噤,戴眼项强,四肢拘急,或见身热足寒,恶寒面赤之类皆是也”。 【概说】 6.清·温病学说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痉证的病因病机理论。其热盛伤津,肝风内动,引发本病的理论及湿热致痉的理论,使痉证的病因学说渐臻完备。 《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木旺由于水亏,故得引火生风,反焚其木,以至痉厥。”“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 【概说】 (四)范围 现代医学中的高热惊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继发于各种传染性病的脑炎、脑膜炎、肝昏迷与尿毒症、低血钙等病出现痉病的临床表现时,可按本篇进行辨证治疗。至于“破伤风”,因与内科痉病的病因有别,故应属于外科范围。 【病因病机】? 1、邪壅经脉 多因外在风寒湿邪,壅滞经络所致。若外感风邪,则“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脉络失其精血津液的濡养,拘挛病作;若寒邪外客,以寒为阴邪,主收引又伤阳气,寒客脉道,经脉拘急失养而成痉;若感受湿邪,湿性粘滞而困脾,继则中焦呆滞,气机不发,脏气壅闭,脉道失养,演生痉病。以及外感热及温邪而发痉。外感温热之邪,或寒邪郁而化热,邪热消灼津液,筋脉失于濡养;或热病邪人营血,引动肝风,扰乱神明,而发为痉证。 2.久病过劳 久病不愈,气血耗伤,气虚血行不畅,瘀血内阻,血虚则不能濡养筋脉;久病脏腑功能失调,或脾虚不化水湿,或肝火灼伤津液,或肺气不宣,蒸灼肺津等,皆能产生痰浊,痰浊阻滞经脉,筋脉失养而致痉。先天禀赋不足,操劳过度,情志不畅,久之致肝。肾阴虚,阴不制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亢阳化风而致痉。 【病因病机】 3.误治或失治 误用或过用汗、吐、下法,如表证过汗及产后失血,风寒误下,疮家误汗等,导致阴精耗散;汗证、血证、体虚等病证失治,伤精损液,导致津伤液脱,亡血失精,筋脉失养,均可致痉证发生。 4、瘀血内阻 多因病久入络,络血不畅而瘀,或外伤瘀血内阻,新血不生,进而闭阻脉络,血不养筋而成。此外,临床上因阳衰寒化所致者,亦不少见,即阳衰不能化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年版药典二部动态解读.ppt
-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成药及相关标准的增修订内容介绍.ppt
- 仪器分析(大连理工大学) 1.3 信息评价与处理.ppt
- 静压导轨恒流量控制的设计与分析.pdf
- 食品加工学-概述.ppt
- 2004-2009年历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03.pdf
- 乙醇胺标准 HG_T 2915-1997.pdf
- WHO EDM 制药用水培训教程 第二部分 水纯化技术.ppt
- 司法考试论述.doc
- 矿井通风与安全(中国矿业大学 课件) 第1章 矿内空气.ppt
- JIS_Z_2277:2000_Method_of_tensile_testing_for_metallic_materials_in_liquid_helium.pdf
- QB_T 2577-2002 橡胶空气弹簧.pdf
- 生物反应器课件 PAT Introduction.ppt
- 复合材料 第七章 复合材料的复合原则及界面.ppt
-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与疫苗生产工艺优化.ppt
- 复合材料 第九章 金属基复合材料.ppt
- 生物反应器课件 New technologies in cell culture.ppt
- 复合材料 第八章 陶瓷基复合材料.ppt
- 纳米材料表征1.pdf
- 纳米材料表征5.pdf
最近下载
- (新版)退役军人事务员资格培训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简答题汇总).docx VIP
- 小学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计划.docx VIP
- Unit 4 There are seven days in a week. Lesson 19(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精通版英语四年级下册.docx VIP
- 病理技术冰冻切片(1).pptx VIP
- 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考试真题解析.docx VIP
- 高中数学学法指导 课件.pptx
-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与健康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信息管理要求.pdf VIP
- 乐山竹公溪流域生态环境整治概念规划及重要节点城市设计(说明书).docx
- 步长制药营销工作报告44页.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