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尔多斯旅游空组织鄂尔多斯旅游空间组织
鄂尔多斯市旅游空间组织分析
[摘要] 运用最近邻分析方法研究鄂尔多斯市旅游资源和景区(点)的空间分布状态,发现区域旅游空间布局呈现聚集性特征。以东胜区-成吉思汗陵和树林召镇-响沙湾为核心的空间点集聚性更强的A、B两个簇区为典型研究对象,分析旅游边际效用和旅游活动空间行为模式,提出A、B簇区空间拓展,逐渐形成旅游轴束板块,并以单一目的地旅游线型旅游Murphy 等在游憩活动空间行为研究中, 描述了表示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距离衰减规律的三种空间使用曲线类型:基本型、U 型、Max-well-Boltzman型[1];Keogh通过综合方法构建了旅游活动空间行为变化度量模型[2];Ronkainen等从空间合作角度研究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3];Pearce、Mercer等从旅游空间的角度对旅游流特征进行了分析[4];Braun等以空间竞争为视角探讨了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5];Lew等探讨了目的地内部游客空间活动模型[6]。国内关于旅游空间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目前已发表论文近四百篇,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旅游者空间行为[7-10]、旅游地空间结构[11-15]、旅游空间组织分析[16-17]、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18-20]、旅游系统空间结构[21-23]等几个方面。
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空间的研究呈现出持续性、视角多样性、不断深入性等特征,但将旅游资源、旅游产业要素和旅游活动组织紧密结合进行综合研究,尚不多见。
1.2研究区概况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东部、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呼和浩特市、山西省,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盟隔河相望;南部与陕西省榆林市接壤总面积86752平方千米。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和质量位居Clark和Evans于1954年提出了最近邻分析方法,后经Pinder和Ebdon改进,使其对任何形式的点的空间分布均具有适用性。汪德根等人对最近邻比率、区域紧密性指数等计算公式进行了阐述[17],本文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最近邻比率是衡量任意空间点分布的关键,区域形态越接近正方形,最近邻比率精确度越高。由于与圆各边都相切的矩形是正方形,因此,当研究区域为圆时,与圆相切的正方形恰好是最近邻分析模式所需框定研究区域的正方框,此时最近邻比率精确度较高。
鄂尔多斯东西长约400千米,南北宽约340千米
图1 鄂尔多斯市旅游景区空间分布
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景区(点)如下:1、响沙湾旅游区;2、恩格贝旅游区;3、释尼召沙漠绿海乐园;4、昭君城旅游区;5、窝阔台旅游区;6库布其沙漠旅游区;7、九城宫生态旅游区;8、大秦直道文化旅游区;9、世珍园;10广稷农耕博物馆;11、银肯塔拉沙漠绿洲;12、中华文明史艺术城;13、绿梦苑山庄;14、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工业旅游区;15、成吉思汗陵园;16、成吉思汗陵旅游区;17、天福祥生态农业观光度假区;18、吉祥福慧寺;19、陶亥召(新庙);20、神东绿洲宾馆;21、神东煤海旅游区;22、准格尔召;23、油松王旅游区;24、七星湖旅游区;25、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26、龙洋民族休闲度假村;27、三盛公水利风景区;28、库布其神光响沙旅游区;29、巴图湾旅游区;30、萨拉乌苏文化遗址;31、察罕苏力德游牧文化旅游区;32、乌审召旅游区;33、银海旅游度假村;34、席尼喇嘛旧居;35、福海蒙古城生态旅游区;36、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37、苏里格庙旅游区;38、锦世温泉度假村;39、大沟湾旅游区;40、菩提济度寺;41、转龙湾;42、柒盖淖旅游区;43、西鄂尔多斯草原自然保护区;44、红碱淖旅游区;45、统万城遗址;46、阿尔寨石窟旅游区;47、郡王府;48、大沙头旅游区;49、大汗行宫生态旅游区;50、榆树壕旅游区;51、苏泊罕草原旅游区;52、阿拉善湾旅游区;53、康巴什街区;54、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博物馆;55、碧海阳光国际温泉中心;56、隆扬辉腾布拉格水上景区;57、夜鸣沙旅游区。
图1显示了鄂尔多斯市主要旅游景区、景点的空间分布情况。根据最近邻分析模式, 图中每一景点与之最近邻景点的距离是用确定地图面积的同样比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软件直接在地图上的测量确定的,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计算公式,可以得出鄂尔多斯市最近邻比率约为0.03146,因为趋于0,说明鄂尔多斯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集聚状态①,这对旅游活动的空间组织是有利的。同时,图1较明显地反映出鄂尔多斯市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现A、B两个簇区,A簇区是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现代工业综合旅游带,B簇区为库布其沙漠风光旅游带。另外,在A、B两个簇区外,鄂尔多斯市旅游景区分布较为分散,且体现多沿行政区边界分布的特点。因此,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区域旅游合作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表1 鄂尔多斯市旅游景区(点)空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