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广西壮族山歌“欢/西/比/加/论”音乐风格特征
浅谈广西壮族山歌“欢/西/比/加/论”音乐风格特征
文学与艺术第:三卷第二期
浅谈广西壮族山歌”欢,西,比,加,论”音乐风格特征
覃正湖
(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广西壮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具有悠久历
史的民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
活和斗争中,用勤劳的双手和高度的智慧写下悠久的文
明史,创造出本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特别是壮族民
歌,她以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韵律独特,曲调丰富优美,
语言形象生动,风格多变等艺术特征,为广西赢得”歌海”
之称.本文通过对山歌的”欢,西,比,加,论”等歌种的音
乐风格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欣赏到原
汁原味的原生态民歌的美,更加热爱本民族民歌.
【关键词】民歌;分布地区;结构形式
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
只因当年发大水,壮家遍地都是歌.
广西壮族人民自古以来爱唱歌,美丽神奇的壮乡素有”歌
海”之称.壮族人民善于用歌声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斗争,抒发
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论是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婚姻喜庆,逢年
过节,成年男女间都用山歌来表达情意,可谓是无事不歌,以歌
代言.在农村,小孩到4,5岁时就开始学唱山歌,一般是父亲
教儿子,母亲教女儿,形成了小孩学唱歌,青年唱对歌,老年教
唱歌的”传,帮,带”习俗.经过世代相传,壮族山歌得到了壮大
和发展,数量很多,形式多样,韵律独特,曲调丰富优美,语言形
象生动,风格多变,艺术特色浓厚.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地方
方言,生活习俗的差别,广西各地壮族山歌的风格,体裁和叫法
也各有差异,归纳起来有五种类型:欢,西,比,加,论.
一
,
优美动听的”欢”主要分布于广西北部的右江,红水
河,柳江及其上游各支流的广大壮族聚居区.”欢”的曲调种类
繁多,有单声部的,也有多声部的,大多由上下句构成乐段,或
由一个基本上下句段变唱为多段形式.旋律简洁刚健淳朴敦
厚,缠绵婉转,优美动听.特别是歌中没有自由的拖腔和忖词,
以一字一音为主,旋律起伏不大,主要在五度以内进行,较为平
稳,多为五声调式或徵调式,音列为5,6,1,2,3.”欢”一般由四
句构成,属于起承转合的单乐段,每句由五言组,歌词可以千
变万化,使得”欢”本身变化无穷,但保持”欢”的鲜明音乐特征
和艺术特色,很受广大壮族人民的喜爱.如大化县壮族山歌《离
别歌》:(壮语)
1=B
35
嘲观
65
班尼
2
,.
561I2一
古类侬
,,
65l6?1
古奎扫
l
拉力
,,,,
2161
圜果
乏5一1
桃一
l22l皂5一lI116l.;【5一l●…H
盒果祧卡优
歌词大意:当我小时候,桃树是我友;今日长成人,离桃树
60
远去.
“欢”的歌词多以五言四句为基本段落,但也有些变化形
式,如凌云巫调《壮家不变是山歌》就是五言三句体的形式:(壮
语)
:G哥
,
l2I5一l5一l姬Ic8I
国欢咧多兴斗咧勒横楼
,,m,,
2一I212l6Ic5一I556l2
哎里兰西时令兴问楼茂一
1.拿I晕-拿tIl_l
登楼啦哈胤
歌词大意:唱山歌咧,天上不变是太阳,壮家不变是山歌.
还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勒脚歌”,即用一种特殊重
复的方法——勒脚方法,把五言四句为一段的两段歌词,唱成
三段为一首,一咏三唱,节节紧扣,韵律迂回缠绵,便于抒发情
感,突出主题,加深印象,同时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如东兰壮
族民歌《右江老苏区》:
右江老苏区,一九二五年,组织工农会,
算西山第一.首先行起义.分配田和地.
韦拔群同志,右江老苏区,韦拔群同志,
起义在东兰.算西山第一.起义在东兰.
二,亲切朴素的”西”主要分布在左江,右江分流地区的扶
绥,大新,宁明,龙州,靖西,德保,那坡,崇左等地,壮语称:
“西”.”西”是在”欢”基础上融化了汉诗七律和汉族民歌的某些
特点,把五言一句变为七言一句.曲调明快流畅,优美清新,风
格爽朗,亲切朴素,富有感染力.旋律起
文学j艺术第三卷第二期
也不比”勒脚歌”结构严格,可长可短,不定句.旋律比较优美
动听,易于演唱,歌词吟唱朗朗上口,韵律铿锵悦耳.
三,短小精悍的”加”主要流行于左江流域的壮汉杂居的
崇左,邕宁,扶绥,大新一带,大多用汉语方言演唱.”加”受到汉
族诗歌的影响较大,歌词的句式和押韵与汉族民歌相似,结构
严谨.”加”的形式短小精悍,旋律性强,曲调优美流畅,歌腔多
带叙咏性,没有太多的装饰音,多用与表现爱情生活,都是单声
部民歌歌,词是以七言四句为基本段落,一般是第三乐句是第
一
乐句的变化重复,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严格来
说”加”的结构形式是上下句结构,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落音均
在羽调式的”Ia”音上,是非常明显的五声羽调式.如扶绥壮族
山歌《现在劳动最光荣》:
1=G等
,,,,——,
3I盟I继9I继I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