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起义首领李自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末起义首领李自成

明末起义首领李自成 李自成,陕西米脂双泉里李继迁寨(今属横山)人。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八月二十一日酉时。乳名黄来儿,初名鸿基,小字硙生。祖辈世代务农。父名李守忠,有二子,长子李鸿名,鸿基为次子,比兄小二十岁。鸿名有子名过,与鸿基同年生。   天启年间,陕北地区灾荒连年,官府粮差分文不减。李家生活非常困难。李自成小时候曾被舍入寺庙当小和尚,名黄来僧,并给本邑姬姓地主牧羊度日。十几岁丧母,不久父亲又去世。二十一岁那年,无依无靠的他应募到银川驿站当一名驿卒。不久,因无力偿还豪绅文举人的债,他曾被戴上枷锁严刑拷打,后来在穷伙伴的帮助下,杀死文举人,又与侄儿李过逃往甘肃当边兵。当时,边兵的生活也很困苦,粮饷不足,军官又贪污、克扣军饷,兵士经常挨饿受冻。   到了崇祯初年,朝廷一面调兵遣将镇压农民起义,一面又要对付后金兵的骚扰。崇祯二年(1629)冬,后金兵大举南下,京师吃紧。为了保住北京,朝廷急调四方军队赴北京防守。甘肃边兵李自成所在部队随参将王国向京师进发,途经金县(今甘肃榆中),兵士们要求发饷,参将王国却克扣不发。于是发生了兵变。愤怒的兵士杀死了参将,准备星散。李自成为人敦厚朴实,办事又干练,且有谋略,深受兵士们的尊重。当时他就说服大家,组织起来,投奔农民义军。这样很快拉起了一支队伍。他们先加入王左掛和张存孟(不沾泥)领导的队伍,后因王、张投降了官府,他就带着李过和弟兄们投奔义军闯王高迎祥。   李自成从小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膂力过人,善于骑射。在起义军里,他意志坚强,机智勇敢,处事果断,又有谋略,得到闯王高迎祥的信任,成了一名闯将。从此,这支起义军的实力大增,军威大振,成了当时起义军的主力。在各路义军中,李自成的军事才能最为突出。   崇祯七年(1634),朝廷为镇压义军,特设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的五省总督,任命延绥巡抚陈奇瑜专力用各个击破的战术,对义军加紧围剿。高迎祥的队伍转战山西、陕西、河南三省,屡遭挫折。一次,他们误入汉南兴安(今陕西安康)车箱峡,被官军包围,这是个四面山壁的狭长地带,义军既乏粮草,又遇阴雨连绵,人马死伤过半,差点全军覆没。在危急关头,李自成机警果敢,据说用顾君恩的“诈降”之计,贿赂陈奇瑜的部将,伪装投降,走出栈道,摆脱了包围圈,并使队伍很快重新发展起来。陈奇瑜后悔莫及,被人以受贿罪弹劾,“坐削籍,而自成名始著矣”①。 ① 《明史》卷三○九《李自成传》。下引本传者不另作注。   崇祯八年(1635)正月,义军被明朝五省总督洪承畴率领的官军围困在河南。为了打破官军的包围,各路义军在荥阳举行军事联席会议,商讨对策。参加大会的有:老回回、曹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及迎祥、献忠等共十三家、七十二营。会上讨论如何对付官军,各家意见分歧,难成决议。这时,高迎祥的部下李自成发言,他剖析形势利害,并激励大家说:“一夫犹奋,况十万众乎,官兵无能为也。宜分兵定所向,利钝听之天。”同时提出了互相策应,协同作战,分兵突围和避实捣虚的反包围方针,得到各家的一致赞同。   会后,起义军主力,在高迎祥指挥下,兵分三路,向东猛打,进军异常迅速。在十多天里,他们转战千里,连破固始、霍丘等州县,直趋安徽凤阳。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明朝的中都,驻守的官兵有六千多人,防守相当严密。起义军以步骑协同作战的方法,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崇祯八年(1635)正月十五日,义军一举攻克凤阳,越过紫金城,烧毁皇陵和享殿,歼灭官兵四千多人。义军克中都一仗,从军事上显示了农民军的攻坚能力,和严密的作战方法。在政治上对朱明皇朝的封建统治是有力打击。义军在凤阳休整三日后,高迎祥、李自成领兵向西,经河南归德、睢州,同罗汝才部会师,转战于南阳、汝宁等府州县。接着南入湖广。起义军北进河南和南下江北诸州县,说明李自成的战略,在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威力,打得官军统帅洪承畴首尾难顾,狼狈不堪。从此,李自成亦名声大振。   崇祯九年(1636)秋,闯王高迎祥被新任陕西巡抚孙传庭在陕西盩厔(今周至)黑水峪伏击俘获,后押至北京,英勇就义。此后,李自成被拥戴为闯王,他接过绣着“闯”字的战旗,率领部下七万多名战士,继续进行战斗。但是,在义军之间,由于首领互不团结,各家不能协同作战,所以多被官军各个击破,一时形势十分严重。从崇祯九年至十一年间,在义军首领中,有投降的,有迫于形势而被招抚的,在李自成的队伍里也有投降变节分子。李自成接连苦战,损失惨重,在陕西潼关一战,队伍战败失散,李自成仅带刘宗敏、田见秀、李过、顾君恩等十八骑杀出重围,转移到陕西的商雒山中。这一年,张献忠也投降了,形势对李自成极为不利。在商雒山区,李自成一面聚集残部,一面利用隐伏休整的机会,总结战斗失败的教训,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此时洪承畴和孙传庭二人去职,李自成稍得安。熊文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