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技术首次在我国超高层钢结构中的成功应用.pdf

预应力技术首次在我国超高层钢结构中的成功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预应力技术首次在我国超高层钢结构中的 成功应用 陆赐麟 王冬梅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22) 摘要:北京电视中心超高层钢结构工程中采用了前所未有的预应力优化设计及“上挂下托”施工工艺,具有突出的创造性 与显著的经济效果,为我们当前面对大量国外引入建筑设计如何进行优化工作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上挂下托”工艺 .^^.—J一 一、月IJ舌 北京电视中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点配套工程,由综合业务楼、多功能演播中心和生活服务中 筑物,而且是我国技术人员对外国建筑设计进行优化改造的成功范例。 高层钢结构体系为四个“L”型复合柱组成的巨型钢框架结构,位于建筑平面四角的复合柱问以横向 桁架和钢梁在不同标高处将各功能楼层围合起来,构成不同的四个建筑立面,并形成建筑中心部位的竖向 贯通空间。其四面结构布置图可见图l所示 a)北立面 b)西立面 c)南立面d)东立面 图1结构体系四个立面简图 由北京建筑设计院对日本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由江苏沪宁钢机公司加工制造,由北京机械施工公司施 188 工业建筑2006增刊 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工安装的这一巨型高层钢结构工程中创造性地采用了预应力技术,调整结构内力,降低首层桁架高度,减 小了钢耗,节约了资金。对结构布置,节点构造等方面的优化设计则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震性,增大结构 刚度,改善了结构受力性能。 优化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由日方提出的建筑设计过于追求新、奇、特,造成承重结构体系布置上的极不合理。除首层外,其余 楼层桁架梁设置在不同标高,四根巨型复合柱在不同高度处截断,结构在平面及竖向的布置很不规整,彼 此不同,大大削弱结构的抗震、抗风和抗扭能力,造成过度的钢材消耗及资源浪费。 我国设计人员在对主体结构的立面和平面进行拉平错层桁架,布置支撑系加大横向刚度等优化措施 后,考虑到进一步调整结构内力,挖掘材料潜力,降低材耗成本的关键问题。他们大胆地提出了楼层施工 中的“上挂下托”的施工工艺以对位于6—7层的双层桁架卸载并对位于20层的帽桁架增载。众所周知, 高层建筑的结构施工工艺是由下向上逐层安装施工的。因此下部的竖向结构与横向结构往往承受较大的施 工荷载及永久荷载,具有较大的构件截面及结构高度,初步设计中首层桁架(6—7层)需要三个楼层高。, 而上部竖向及横向结构则与之相反,由于构造要求及刚度条件而设置的构件往往材料强度潜力不能发挥, 结构几何尺寸过大,造成另类的材料浪费,例如荷载较小的帽桁架也采用了一个楼层高度。设计N,fr]提出 的“上挂下托”施工工艺就是针对首层桁架及帽桁架原承担荷载的重新分配而提出的预应力技术。从首层 桁架起自下而上安装柱、梁、板后,安装20层帽桁架收尾。由于内力调整原因17—20层的混凝土楼板暂 不浇注。经过计算与分析,确定于12层处对立柱进行割断以调整内力。切割主柱采用自两侧向中央的顺 序,切割处的节点构造见图2,切割端间隙由计算确定。切割后的下段柱的上端因卸载而向上反弹,上段 柱的下端因失去承载而下沉,柱上下端的接近量应小于预留间隙量。待变形稳定后再进行柱上下端切口间 的对焊连接。柱连接后的新结构体系将承担17—20层的楼面荷载以及各层问的活动荷载。“上挂下托”的 施工过程可见图3所示。 訇 争 . 幺 彩钐黝 衫Z纪彩 。 \ ..,J--叶 l 1。 ‘、 蓁 ^Q ‘。-_一 —r‘o 心. / 錾 、 , 藿 跪 ● 彩 彰彩黝 Z彩黝 毒 * 4()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