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课程设计 电子工艺与电子技术 基于SIMULINK的OFDM系统仿真分析.doc

matlab课程设计 电子工艺与电子技术 基于SIMULINK的OFDM系统仿真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atlab课程设计 电子工艺与电子技术 基于SIMULINK的OFDM系统仿真分析

摘 要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实际上OFDM是MCM Multi-Carrier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第1章 绪 论 1 1.1OFDM简介 1 1.2OFDM的发展 1 1.3OFDM的主要优缺点 2 1.3.1主要优点 2 1.3.2OFDM的主要缺点 4 1.4OFDM研究的意义 4 第2章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 5 2.1OFDM的原理 5 2.2OFDM的时域框架图 6 2.3基于FFT的OFDM系统组成 7 第3章OFDM系统的仿真 9 3.1仿真软件Simulink介绍 9 3.2系统框架 9 3.3模块介绍 10 3.3.1信号源模块 10 3.3.2RS调制模块: 11 3.3.316QAM调制: 12 3.3.4OFDM调制系统: 14 3.3.5CP循环模块 16 3.3.6串并转换 18 3.4接收机部分 20 3.4.1S/P模块 20 3.4.2串并转换模块 21 3.4.3去CP循环模块 23 3.4.4OFDM解调模块 24 3.4.5信道估计 26 3.4.6去零模块 28 3.4.716QAM解调模块 29 3.4.8RS卷积译码模块 30 第4章结束语 33 参考文献 34 附录: 35 第1章 绪 论 1.1OFDM简介 OFDM即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多载波数字调制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就己提出,该技术的特点是易于实现信道均衡,降低了均衡器的复杂性,但由于OFDM技术要求大量的复杂计算和高速存储设备,当时的技术条件达不到,所以仅在一些军用系统中有过应用。第一个OFDM技术的实际应用是军用的无线高频通信链路,由于早期的OFDM系统结构非常复杂,需要使用多个调制解调器,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和发展。上个世纪70年代,韦斯坦(Weistein)和艾伯特(Ebert)等人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快速傅里叶方法(FFT)研制了一个完整的多载波传输系统,OFDM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其逆变换(IDFT)方法解决了产生多个互相正交的子载波和从子载波中恢复原信号的问题。这就解决了多载波传输系统发送和传送的难题。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更使多载波传输系统的复杂度大大降低。从此OFDM技术开始走向实用。但是应用OFDM系统仍然需要大量繁杂的数字信号处理过程,而当时还缺乏数字处理功能强大的元器件,因此OFDM技术迟迟没有得到迅速发展。 近些年来,集成数字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迅猛发展,以及对无线通信高速率要求的日趋迫切,OFDM技术再次受到了重视。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已经提出了使用平行数据传输和频分复用(FDM)的概念。1970年,美国申请和发明了一个专利,其思想是采用平行的数据和子信道相互重叠的频分复用来消除对高速均衡的依赖,用于抵制冲激噪声和多径失真,而能充分利用带宽。这项技术最初主要用于军事通信系统。但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OFDM理论迈向实践的脚步放缓了。由于OFDM各个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采用FFT实现这种调制,但在实际应用中,实时傅立叶变换设备的复杂度、发射机和接收机振荡器的稳定性以及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要求等因素都成为OFDM技术实现的制约条件。在二十世纪80年代,MCM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大规模集成电路让FFT技术的实现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一些其它难以实现的困难也都得到了解决,自此,OFDM走上了通信的舞台,逐步迈向高速数字移动通信的领域。   80年代后,OFDM的调整技术再一次成为研究热点。例如,在有线信道的研究中,Hirosaki于1981年用DFT完成的OFDM调整技术,试验成功了16QAM多路并行传送19.2kbit/s的电话线MODEM.   进入90年代,OFDM的应用又涉及到了利用移动调频和单边带(SSB)信道进行高速数据通信,陆地移动通信,高速数字用户环路(H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及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和陆地广播等各种通信系统。   由于技术的可实现性,在二十世纪90年代,OFDM广泛用干各种数字传输和通信中,如移动无线FM信道,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系统(HDSL),不对称数字用户线系统(ADSL),甚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系统HDSI〕,数字音频广播(DAB)系统,数字视频广播(DVB)和HDTV地面传播系统。1999年,IEEE802.lla通过了一个SGHz的无线局域网标准,其中OFDM调制技术被采用为物理层标准,使得传输速率可以达54MbPs。这样,可提供25MbPs的无线ATM接口和10MbPs的以太网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