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和死亡.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和死亡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和死亡 一、“多莉”的诞生 1.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技术的发展 在1997年2月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维尔穆特博士科研组公布体细胞克隆羊多莉培育成功之前,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如1986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利用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出一只羊;此后,牛、鼠、兔、猴等动物也利用这样的技术相继克隆成功。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诞生了一只胚胎细胞克隆兔;1991年诞生了一只胚胎细胞克隆羊;1993年又通过胚胎细胞克隆出一批山羊;1995-1996年胚胎细胞克隆牛也获得成功。另外还有美国的胚胎细胞克隆猴等,都是这一研究阶段的成功事例,这些动物的克隆,都是用胚胎细胞作为供体,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而取得的成功。 2.多莉——体细胞克隆成功第一例 1996年7月5日对罗斯林研究所伊恩·维尔穆特科学研究小组全体成员,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日子;对全世界也是值得庆贺的一天。因为一只妊娠了148天,体重为6.6千克,编号为6LL3的小绵羊,来到这个世界,它是科学家们用克隆技术复制出来的。维尔穆特用他喜爱的乡村歌手多莉·帕顿的名字为这只小棉羊命名为“多莉”。 3.多莉培育成功的意义 事实上,多莉的克隆在核移植技术上沿袭了胚胎细胞核移植的全部过程,但这并不能减低“多莉”的重大意义,因为它是世界上第一例经体细胞核移植出生的动物,是克隆技术领域研究的巨大突破。这一巨大进展意味着:在理论上证明了,同植物细胞一样,分化了的动物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在分化过程中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没有不可逆变化;在实践上证明了,利用体细胞进行动物克隆的技术是可行的,将有无数相同的细胞可用来作为供体进行核移植,并且在与卵细胞相融合前可对这些供体细胞进行一系列复杂的遗传操作,从而为大规模复制动物优良品种和生产转基因动物提供了有效方法。 二、多莉的死亡 1.多莉的幸福生活 1998年和1999年是多莉最幸福的两年,它不仅继续享受作为首只克隆羊应享有的超级待遇,还与一只名叫戴维的威尔士山羊喜结良缘,于1998年4月13日凌晨4时生下一只雌性的体重27千克的小羊羔,取名邦妮。1999年,多莉一家又迎来了3个可爱的羊宝宝。那时,已经是4个孩子母亲的多莉显得富态而慈祥。 2.多莉带来的谜团 多莉的幸福生活刚刚开始,1999年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多莉体内细胞开始显露老年动物所特有的征候。一般情况下,绵羊的寿命可以长达12年,论自然年龄,多莉当时刚刚三四岁,尚在而立之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多莉出现了多种慢性疾病,包括风湿、早衰以及逐渐恶化的肺病。2003年2月,兽医检查发现多莉患有严重的进行性肺病(所谓进行性疾病是指病情不断发展恶化,生命危在旦夕),这种病在目前还是不治之症,研究人员实在不忍眼睁睁地看着多莉郁郁而终,希望这只曾经享受过生命的快乐、并且为全世界带来过无数惊喜的可爱的小绵羊,平静安详地离去。于是在它不停地咳嗽了一个多星期后,对它实施了安乐死。死后多莉的尸体被制成标本,存放在苏格兰国家博物馆。从理论上讲克隆羊多莉只活到了普通羊寿命的一半,它作为克隆技术及其应用的象征,多莉带来争论,也留下谜团。其中,最大的一个谜就是:克隆动物是否早衰3.多莉早夭的可能原因 克隆动物的低成功率、流产、夭折、畸形、早衰和多病一直是科学家们所面临的世界难题,也一直为世人所关注。一方面,各国科学家在相继克隆出牛、鼠、猪等动物的同时也陆续发现一些克隆动物表现出早衰现象。但另一方面,科学家也发现一些克隆动物没有早衰现象。例如,我国世界首批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阳阳”来自已经9岁(一般羊的寿命是10至12年)的自然羊“青青”提供的体细胞,生长发育一切正常,没有早衰、多病的情况和迹象!“多莉”羊难题自“多莉”羊问世时就被人们关注。克隆动物出现早衰到底是偶然现象,还是克隆技术不可避免的结果,还是目前的克隆技术不完善? (1)克隆技术本身的问题 在技术上,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花费200万英镑,遭到433次的失败,在第434次试验中从277枚融合胚中,只获得一只发育足月的个体——多莉。科学家认为,这在某些方面反映了当前克隆技术的缺陷。现有科学家称已找到为什么克隆成功率低的原因,是因为细胞离开母体环境后衰老速度加快。他们采取一定的方法使细胞离开生长周期,而进入休眠期,这样可以抑制细胞老化,从而提高成功率,得到更多的融合胚。近年用处于体眠期的绵羊、牛等家畜体细胞作核供体的克隆试验,取得了成功。 (2)克隆动物确实存在早衰现象 克隆动物的年龄到底是从0岁开始计算,还是从被克隆动物的年龄开始累积计算,还是从两者之间的某个年龄开始计算? 通过对克隆技术的分析和对细胞衰老机制的初步研究,科学家认为克隆生物体的寿命主要取决于供体细胞核的寿命,即动物的寿命与细胞的分裂次数相关。曾经在我国率先克隆出第一头克隆牛的中国农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