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冷微生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嗜冷微生物

嗜冷微生物的生态分布和生理学 孙勇 目录 嗜冷菌的介绍 嗜冷菌的生态分布 嗜冷菌的生理学 嗜冷菌的定义 嗜冷菌其实是一类菌的总称,这类菌一般是在0~20℃之间最适宜生长,由于这个温度段与其它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段相比要冷许多,故此得名嗜冷菌。 而耐冷菌不能在0℃生长,但能在3~5℃生长,其最大大生长温度在20℃以上。 嗜冷菌种最常见的品种有耶氏菌和李斯特菌。 嗜冷菌 嗜冷微生物的分类 专性嗜冷菌适应在低于20℃以下的环境中生活,高于20℃即死亡。专性嗜冷菌的细胞膜内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而且会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从而保证了膜在低温下的流动性,这样,细胞就能在低温下不断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   兼性嗜冷菌可以在低温下生长,但也可以在20℃以上生长。 嗜冷菌的利用 研究表明,在南极低温微生物中,大部分为耐冷型,小部分为嗜冷型。而嗜冷微生物资源是生物技术开发的宝库。 在环境保护方面,在寒冷环境下污染物生物降解能力的提高,可通过低温微生物特有的冷适应酶来实现。 在食品生产方面,冷活性酶可在食品低温加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以脂酶和蛋白酶最具潜力。 目录 嗜冷菌的介绍 嗜冷菌的生态分布 嗜冷菌的生理学 嗜冷菌的生态分布 嗜冷菌对温度很敏感,即使在很短的时间内受热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死亡,因此起分布受到环境的限制,他们主要分布在永久性的冷环境中,如南北极,冰窖,高山,深海及冻土领域。耐冷细菌分布较广,即使在南北极的永久性冷环境中分布的微生物,耐冷菌仍然占大多数。 嗜冷菌的生态分布 南极由于其独有的地理及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低温微生物资源。这些低温微生物具有独特的分支生物学机制和生理生化特性,它们不但在南极的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在基础研究和生物工程方面,同样有相当大的潜在价值。 嗜冷菌在环境中的作用 嗜冷菌对环境中的碳、氮、磷、硫的循环均有重要作用,在全球生态环境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因为嗜冷菌没有常温的生长能力,所以他们一般不是人类和动物的病原菌,但也有例外,最著名的就是李斯特菌,他有非比寻常的广泛生长温度范围(0~40℃),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通常以污染低温保藏的食品,继而引起疾病。小肠结膜炎耶氏菌能够在0℃生长,也能在人体温下快速生长并产生毒素。 嗜冷菌在环境中的作用 Walter等人从海岸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以原油为唯一碳源,耐冷菌ADH-1,该菌能在4℃利用烃类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其最适温度范围在25~30℃,该菌对石油污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人为环境中的嗜冷菌 由于嗜冷菌可在0℃~8℃的普通家用冰箱中生长、发育,因而常常给人的健康带来威胁。通常人们习惯地认为,无论是生、熟食品,只要放在冰箱中便可长期保存、久置不腐,平安无事了。然而,食物一旦被嗜冷菌污染,久置冰箱,反会使嗜冷菌大量繁殖,一经食用,便可酿成疾患甚或不幸。 人为环境中的嗜冷菌 常见的致病性嗜冷菌有以下几种: 假结核杆菌、类丹毒杆菌、李氏杆菌、耶氏菌、荧光假单胞菌、磷光杆菌 为了杜绝嗜冷细菌的感染,除尽量不接触污染物外,最简单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避免将食品久放冰箱。对于久置冰箱的食物一定要经过充分加热处理后再食用。 目录 嗜冷菌的介绍 嗜冷菌的生态分布 嗜冷菌的生理学 嗜冷菌的生理学 1.酶 2.膜脂 3.tRNA 4.冷休克 5.抗冻蛋白 6.DNA的转录和翻译 嗜冷菌的生理学 1.酶 嗜冷菌如何在低温状态在保持酶活? 嗜冷酶在低温下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从结构方面讲,嗜冷酶的低温下活性主要得益于其分子组成特点引起的空间高柔韧性结构( flexibility) ,或者说是由其热不稳定性引起—酶分子的高柔韧性结构使酶具有较高的底物结合能力从而降低Km ,但高柔韧性结构同样也引起酶的耐热性降低 。 嗜冷菌的生理学 嗜冷菌的生理学 嗜冷菌的生理学 嗜冷酶在较低温度下具有比嗜温酶更强的活性,利用这一特点,众多必须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催化反应可以更高效的进行,并避免了一些高温下不必要的化学反应的发生——如在食品工业中保持食品风味要求生产温度不能过高。同时,较低的催化温度为工业生产应用节约了大量能源。 嗜冷菌的生理学 2.膜脂 低温下嗜冷菌通过改变膜脂的结构来增加其流动性,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增加不饱和度,降低平均链长,增加甲基分支,增加前异构分支与异构分支的比例。 嗜冷菌的生理学 3. tRNA Dalluge 等发现嗜冷菌tRNA 转录后被修饰的程度较低, 而这些修饰仅是维持tRNA 的基本结构, 与之相比,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