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雨等:民 国黑社会(三)》青少年经典文学读本.pdfVIP

《吴雨等:民 国黑社会(三)》青少年经典文学读本.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纳百川 藏书博览 简装书库 政治 中国政治 民国黑社会 03 编著 吴雨等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第三部分 帮 帮会概述 谈起帮会,稍微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大上海的青红帮。帮会黑势力 与政界、租界洋人相勾结,私运军火,制造伪钞,贩卖人口,包运鸦片,设 台放赌,绑票暗杀,逼良为娼,……真是无恶不作,令人发指。 其实,旧中国的帮会,并不仅限于上海,可以说遍布全国,尤以东南沿 海、长江南北为甚。帮会之种类,也不是仅有青红两帮,而是有洪、清 (青)、 汉、礼、白五类。只不过青、红两帮势力更大、为害更烈罢了。 青帮之起源与演变 清帮早期组织乃是清代漕运 (运输“皇粮”)水手的一种行会性秘密结 社,约建于清雍正初年,为清王室沿运河护粮,被称为 “安清”。通常所谓 “青帮”,实为“清帮”之误。 清代时,统治者从江淮各省把粮食搜刮来之后,主要经由运河运往北京, 每年运到北京的粮食有400多万石,运粮的船只有 4.2万多艘,水手有 10 万户,大约二三十万人。清王朝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这些船只和水手,他 们仿照明制,设立了一个 “漕运总督”。又把各地潜运组织分成许多卫、所, 下面是联,联下是帮,这套组织就统称为 “粮帮”或“粮米帮”。据传雍正 三年,清政府悬榜招贤,加强漕运。当时有翁、钱、潘三人揭下榜文,承办 漕运任务。翁、钱、潘何许人也?翁是翁岩,江苏常熟人;钱是钱坚,江苏 武进人;潘是潘清,浙江杭州人。三人都是天地会成员。他们接受任务后, 便联络旧有粮帮,组成了一个 “道友会”,清帮便由此而产生了。 清帮建立后,乃大开香堂,广收门徒。翁岩按八仙之数收8名,钱坚按 二十八宿之数收28名,潘清按三十六天罡之数收36名,三人共收徒72人。 下立三堂:翁佑堂、潘安堂、钱保堂。以后,徒又收徒,清帮组织便渐渐扩 大起来。所有关于清帮的秘籍,在提到清帮源流时,都无例外他说它是创自 雍正或乾隆年间的翁、钱、潘三人,把他们尊为 “后三祖”。 那么,既有 “后三祖”,有没有“前三祖”呢?有的。清帮各种秘籍一 律说,翁、钱、潘三人有一个师父叫陆逵,陆逵的师父是罗祖教的创教祖师 罗清,罗清的师父姓金,叫金幼孜。金、罗、陆三人被尊为清帮的“前三祖”。 由于翁、钱、潘三人原来都是天地会中人,天地会是洪门中的一个组织, 以反清复明为宗旨,而翁岩等为清廷运粮,就违背了洪门宗旨,所以洪门中 人认为清帮是洪门的叛徒。但清帮中人却辩解说,他们开帮收徒积蓄力量, 也是为了反清复明。不过考查清帮承担漕运初期,并没有什么反清活动。后 来,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中国,内河外海行驶汽轮,京汉、津浦、沪杭铁道修 成,运河的运粮作用大力减弱,清帮老头子的威风不如从前, “安清”目的 渐渐淡忘。至清朝末年,清帮有些门徒也曾加入反清运动。 到了民国时期,清帮头目纷纷与帝国主义、新老军阀相勾结,各立门户, 扩充势力,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开设赌场、妓院,划地称霸,欺压良民, 成为社会上的一股恶势力。著名的清帮头目黄金荣、社月笙、张啸林便是这 股黑势力的臭名昭著的代表。 红帮之起源与演变 洪门是明末清初民族斗争的产物。明朝覆亡,清兵长驱入关,明代遗臣 不甘明朝败亡,遂秘密结社,企图利用群众的力量恢复旧业,这样便创立了 洪门。通常所谓 “红帮”,乃为“洪帮”之误。 洪门究竟始于何时,创于何人,至今仍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问题。洪门 内的秘密文件中普遍流行这样一个近于神话的传说: 清兵南犯时,山西平阳府太平县进士洪英偕门人南下投史可法。其时史 可法正督师扬州,抵抗清军,命洪英至燕京侦察虚实。洪英一路联络抗清志 士顾炎武、王夫之、黄梨洲等人,从事抗清活动。后史可法在扬州殉难,洪 英至安徽芜湖,投奔明将黄德功。黄战败自刎,部众溃散,洪英招抚黄部 2 万多人,继续武装抗清。由于双方兵力悬殊,屡战屡败,公元1645年洪英卒 于距芜湖60余里的三汊河。 此后,洪英的儿子洪旭与洪英门入蔡德忠等至杭州投奔明潞王,不料潞 王降清,他们就投奔郑成功,公元1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