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期的社会经济危 机与王莽改制的失败.docVIP

西汉末期的社会经济危 机与王莽改制的失败.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汉末期的社会经济危 机与王莽改制的失败

西汉末期的社会经济危机与王莽改制的失败 历史与行政学院 08历史A班 施令看 084040033 摘要:西汉末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奴婢数量的增加,农民的土地问题十分突出,各种社会矛盾加剧,西汉政府虽作了许多的政策调整和改革,如汉哀帝时的限田、限奴婢;新朝王莽的托古改制等,但已难以挽回日益严峻的社会矛盾,政府的封建统治岌岌可危。 关键词:西汉末期;政治危机;限田;限奴婢;王莽改制 西汉后期的社会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和奴婢数量增加问题。加剧这两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土地兼并,二是政治黑暗。 西汉后期的土地兼并迅速发展,带头的就是西汉统治阶级的最上层——贵族和大官僚地主。成帝时,皇舅王立与南郡太守李尚相勾结,占垦草田数百顷。丞相张禹“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价)”。不仅贵族、官僚地主霸占大量土地,地方豪强地主也加强对土地的兼并。成帝时,“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平帝时,关中大豪戴子高,家中食客常有三四百人,其地之多可以想见。王莽建立新朝后,着手推行改革,但是他的“托古改制”是倒行逆施,很快告于失败,新朝也很快被农民起义军灭亡。 主要材料摘要: “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 西汉·桑弘羊《盐铁论校注》119页 北京:中华书局 1992182页 北京:中华书局 2009 “夫三河在天下之中……土地小狭,民人众;邹、鲁滨洙泗……地小人众。” 西汉·司马迁 《史记·货殖列传》751页 北京:中华书局 1976 “武帝元光年间,关东地区黄河沿岸已缘堤垦殖,地狭人贫。” 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王景传》720页 北京:中华书局 2007 “元封四年中,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 西汉·司马迁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597页 北京:中华书局 1976 “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 东汉·班固 《汉书·陈汤传》700页 北京:中华书局 2007 “诸名食王田皆得以卖之,勿拘以法。犯私买卖庶人者,且一切勿治。”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下》1050页 北京:中华书局 2007 “夫《周礼》有赊贷,张五均,设诸斡者,所以齐众庶,抑并兼也。” 东汉·班固 《汉书·食货志下》176页 北京:中华书局 2007 “又令市官收贱卖贵,赊贷予民,收息百月三。” 东汉·班固 《汉书·王莽传上》1015页 北京:中华书局 2007 “王莽居摄,变汉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于是更造大钱云云。” 东汉·班固 《汉书·食货志下》165页 北京:中华书局 2007。 西汉末期的社会经济危机与王莽改制的失败 历史与行政学院 08历史A班 施令看 084040033 摘要:西汉末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奴婢数量的增加,农民的土地问题十分突出,各种社会矛盾加剧,西汉政府虽作了许多的政策调整和改革,如汉哀帝时的限田、限奴婢;新朝王莽的托古改制等,但已难以挽回日益严峻的社会矛盾,政府的封建统治岌岌可危。 关键词:西汉末期;政治危机;限田;限奴婢;王莽改制 一、土地兼并的恶化和流民、奴婢数量的增加   在西汉初期,土地问题的兼并还不太严重。自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形成到西汉王朝的建立,地主阶级产生的历史还不太长,且一直处于战乱之中,尚未得到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其充分发展起来。在这期间,中国封建社会自发的经济规律——以土地买卖为基本形式的土地兼并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而且,汉初经历秦末农民战争动乱的冲击,人口伤亡惨重,土地大量荒芜,阶级关系得到新的调整。   因此,当时除少数军功、官僚大地主外,中、小地主和自耕农占主导地位,绝大多数农户都拥有一块土地。虽然这时也存在土地兼并和农民破产的现象,但尚有众多公田苑囿和官荒地可用来解决贫民的土地问题。另外,其时实行放任无为的经济政策,工商业的繁荣也拓宽了破产农民就业的门路。“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1]” 故也使土地问题得以缓解。   但到汉武帝时期,土地兼并问题严重起来。“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2]”这时西汉政权开始改变放任无为的经济政策,强行抑制兼并势力的发展,但所起的作用总是有限的。特别是汉武帝全面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富商大贾进行残酷打击,反而大大钳制了吏民就业的门路,迫使绝大多数人们都只能拥挤到土地上来,更加剧了土地问题的严重性,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局面。   其时社会人口的迅速增殖,也加深了土地危机。据有关资料推算,汉初人口约1400万,至武帝初年激增到34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