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表 - 中国遗传学会.docVIP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表 - 中国遗传学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表 - 中国遗传学会

附件2 编号 工作领域(请选择1项) √□科研 □企业 □农村 □科普 □卫生医疗 □国防科技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表 □ 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人选 姓  名 周钢桥 工作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 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推荐单位 中国遗传学会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协 会 制 填 表 说 明 1.此表在中国科协网站()“表彰奖励”栏目下载后填写,A4规格打印完成。 2.封面的工作领域根据候选人以主要精力和时间从事的工作勾选1项。 3.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人选,在封面相应位置进行勾选。 4.推荐表中所涉及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如2010年1月1日。 5.毕业院校、工作单位填写全称,职务等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详细填写。 6.照片为小2寸正面免冠彩色标准照,可粘贴在推荐表上,也可将照片电子版插入本表,一并彩色打印。 7.从事科技工作经历从中专或大学毕业后填起,含科普工作经历。 8.主要事迹1000字左右,请勿另附页。内容应客观真实地反映候选人精神风貌、工作业绩、社会影响、所获重要奖励等情况。 9.简要事迹不超过200字,是主要事迹的简要概括,用于公示和宣传。 10.工作单位意见由候选人所在单位填写,推荐单位意见由负责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单位填写。需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 姓 名 周钢桥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2年9月30日 籍 贯 江苏省溧阳市 党 派 中国共产党 民 族 汉族 学 历 研究生 学 位 理学博士 毕业院校 军事医学科学院 所学专业 遗传学和基因组学 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研究员 是否院士 否 工作单位及职务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所在地区 北京市 通讯地址及邮编 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路33号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1221室,102206 联系电话 010手 机 传 真 010电子邮箱 zhougq114@ 是否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会员 是(中国遗传学会会员) 从事科技工作经历 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 在何单位从事何工作 1994.07-1998.09 1998.10-1999.08 1999.09-2004.06 2004.07-至今 2010.02-至今 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杂疾病的遗传易感基因研究 主要事迹(1000字左右) 周钢桥同志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安徽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和兰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遗传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遗传》和《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学术刊物的编委,Hepatology、J Proteome Res、《中国科学》和《遗传学报》等国内外10家学术刊物的审稿专家。北京市昌平区青联常务委员、“青少年成长导师”。多年来一直在基层一线从事生物医学科学研究工作主要从事人类基因组多态性和中国人群复杂疾病的遗传易感基因研究主要科研业绩包括:①通过大规模临床样本的病例-对照研究,揭示CXCL10、ESR1和MBL等基因分别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肝癌、SARS和鼻咽癌等的重要遗传易感因素,为此类疾病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预警及新的临床诊治措施的研发。率先完成了国际上首项肝癌的研究,了一个全新的肝癌易感基因区域1p36.22为肝癌发生机制的、防治的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②与中科院化学所合作,创立了一种联合运用水溶性共轭聚合物(CCP)和单碱基引物延伸反应技术的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方法。该方法大幅提高了SNP基因型分辨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于提高SNP分型的效率、扩展CCP的应用范围等均有重要意义。③发现IL13基因在不同的代表性种族间呈现显著不同的单倍型结构和多态性分布模式,明确揭示IL13基因的进化主要受分子水平的达尔文正向自然选择作用驱动。④历时10年,建立了包含乙型肝炎、肝癌、鼻咽癌、SARS和脓毒血症5类复杂疾病的万余人份标本的样本库,推动了对我国复杂疾病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先后领衔主持国家“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