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时作业(八).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课时作业(八)

语文课时作业(八) 课时(八) 专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寻 春 王阳明 十里湖光放小舟,谩寻春事及西畴。江鸥意到忽飞去,野老情深只自留。 日暮草香含雨气,九峰晴色散溪流。吾侪是处皆行乐,何必兰亭说旧游? [注]意到:估计(我)到近旁。 (1)颔联中“江鸥”的形象有何特征和作用?(4分) (2)王阳明的诗歌常将景、情、理三者融为一体,请结合本诗说明。(4分) 答案:(1)形象特征:活泼可爱与顽皮,充满情趣。(答对人有疑虑,也可)(2分) 作用:写出了景物(环境)的生动特征,衬托出诗人的亲近而不得的失落;表现了诗人对眼前春景的迷恋,对乡村生活的陶醉。(2分) (2)本诗前三联依次描写了湖水、田野、江鸥、野草、山峰、溪流等景物,融入了作者对春景的迷恋,对乡野的热爱。(2分)尾联在寻春快乐之际点出对生活的感悟:只要融于自然,快乐到处都有。(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更 漏 子 牛 峤 星渐稀,漏频转,何处《轮台》①声怨?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  挑锦字②,记情事,唯愿两心相似。收泪雨,背灯眠,玉钗横枕边。 【注】①《轮台》:边地乐曲 。②挑锦字:古有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丈夫一事,词中代指写信。 (1)词中有一处与唐人“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情景写法相似,请找出来,并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2)这是一首写思妇的词,文字虽少,却能一波三折,曲尽思妇的情感变化。对此,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1分)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明月高悬,杏花吐艳,柳风习习,以良辰美景反衬出女子千种风情无人诉说的惆怅。(2分) (2)一曲边乐把女子从深夜唤醒,以为身处塞外而惊喜;而开门所见仍是江南春色,她大失所望。掩门回房,写信以寄相思,聊以自慰;再去睡觉,孤灯映泪痕,玉钗坠枕边,无奈难成眠。(3分)写尽了女子从惊喜到失望,又从失望到自我安慰再到无奈慵懒的心理变化过程,可谓一波三折。(1分)(“惊喜——失望——安慰——无奈”为得分参考。)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试分析诗中的“敌”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选一) 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世称杨万里的诗歌风格除了新鲜奇特外,还有更主要的特色就是诙谐幽默。试以这首诗为例,简析之。 参考答案:诗题是写行人登山,极平淡的一件事,不说人登山之难,而说山与人争高,要写山高,却先说山低;要写山上,先写山下;要写登山难,先写望山易;先是人看山,后是山与人赛,最后是登山,山胜人。脚高山更高,这实际是暗示登山者急于翻山的迫切心情,叫人读后忍俊不禁,表现出一种幽默诙谐、轻巧俏皮的艺术风格。 5,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插 秧 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①,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 ①莳(shì)未匝:移植或栽种没有完毕。 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步:指出运用的表达手法),把“笠”比作头盔,把“蓑”比作铁甲,(第二步:指出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形象生动,化板滞为飞动,暗示了天气的恶劣、插秧(农事)的繁忙紧张,表现了农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第三步:分析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折桂令 过多景楼              元(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 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 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哀情在结尾处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实合情合理,请结合全诗从景与情的角度来分析。    参考答案:(1)本曲开篇便极力展现春天的美景,但当低下头来细想时才发现这一切都和自己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