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染疾病科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感染疾病科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周子朋 湖南省武冈市人民医院湖南武冈市422400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经验,以减少患儿重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收治的4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48例患儿无出现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早发现早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感染科;护理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引起的能通过空气、唾液或粪便传染的传染病。多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患儿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1]。临床以发热、口腔溃疡性疱疹及手掌、足底、肛门水泡样皮疹为典型症状。少数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加强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对提高患儿治愈率,特别是降低危重患儿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治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感染科48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临床护理研究,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3.5plusmn;1.2)岁。其中3岁以下,34例(70.8%),3~5岁11例(22.9%),5岁以上3例(6.3%)。临床表现:所有患儿手、足、口腔、肛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丘疱疹,疱疹液浑浊,基底部有红晕。发热患儿35例,其中,低热20例,中热12例,高热3例,发热持续3~7天,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相对增加。44例患儿伴有口腔黏膜病变,主要为口腔黏膜充血、小水疱、溃疡及饮食受限,主要分布于颊黏膜,舌边以及硬腭等处,易破溃成溃疡,其出现时间与皮疹出现时间先后不超过24h,患儿兼有口臭、流涎、厌食、拒食、烦躁、大便秘结或不畅、舌红、苔黄、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采集患儿粪便、咽试子和疱疹液,分离出的病毒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所有病例诊断均参考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及《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者,均纳入本组观察范围之内。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结合临床表现和诊断结果做身心评估,给予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给予抗感染、抗病毒、补液支持等,丘疱疹及口腔溃疡给予康复新液涂抹或口服,在治疗的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
2结果
48例经过5~10d的治疗体温降至正常,皮肤水疱干涸消退,丘疹消失,口腔溃疡愈合,精神好转,饮食恢复,在10d内基本痊愈,无死亡病例,无院内感染。
3护理
3.1病情监测
疾病初期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各项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期干预可以改善疾病的预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患儿体温、意识等变化。根据手足口病的病原分析,主要是柯萨奇A16和E71两种病毒,柯萨奇A16可并发心肌炎,E71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如患者持续高热、呼吸不规则伴血压心率异常、呕吐、精神萎靡或嗜睡等,应警惕脑膜炎或心肌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加强巡视,早期发现,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3.2消毒隔离
传染病消毒隔离是护理工作重点,严格消毒、隔离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不仅保护患者,同时保护医护人员,这是切断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由于本病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将患儿隔离,以免引起流行蔓延。
病室内设置脚踏流动水开关和手消毒剂,每次操作前后都要按照六部洗手法认真洗手,防止病毒通过医护人员的手和诊疗仪器交叉感染[3]。病室内用紫外线定时消毒,开窗通气2~3次/d,30min/次,室内物品及地面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患儿换下的衣物、被服用消毒液浸泡30min送洗;呕吐物、粪便用消毒液充分混匀1h后倒入卫生间,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物煮沸消毒;垃圾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外贴特殊标签,焚烧处理。
3.3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入院后来到陌生的环境,看到身着工作服的医护人员,必然产生一种恐惧不安的心理。医护人员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家庭背景的患儿给予不同的护理,用温和的态度爱护、关心、体贴患儿,采取鼓励、表扬法使患儿保持愉快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情。同时加强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家长因对本病了解不是很清楚,常常担心预后不良,容易产生疑虑和焦虑,此时护理人员应选择通俗易懂、易于接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