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史记_用典文化与艺术价值_张浏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_史记_用典文化与艺术价值_张浏森

_史记_用典文化与艺术价值_张浏森 第33卷 第4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7月 Vol.33 No.4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Jul.2006 《史记》用典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张浏森,李晓鹏 (许昌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 摘 要:《史记》运用和创造的大量典故,创造出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人物画廊和美丽故事。典故内容涵盖立德、 立言、立功“三不朽”原则,传达出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与无穷魅力,具有很强的传统文化与艺术价值。 关键词:典故;诙诡讽喻;雄浑恣肆;沉郁顿挫;旷达闲远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06)04-0129-02   “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一个好的典故 往往会给一部或一篇作品带来不可替代、回味无穷、让人难 以割舍忘怀的效果。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大量地采用和 创造典故。据不完全统计,《史记》用典达500多处,这些具 有生命力的典故的运用,使这部集中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 丰厚底蕴的经典著作,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 一 观览《史记》各篇,每篇各有主旨,但突出各篇主旨的重 要手段之一,就是用典故加以连缀与升华,使得作品不但人 物或事件典型突起,韵味无穷,而且处处充溢着中华传统文 化之精华。 《吴太伯世家》以“让争”二字为主旨,太史公将其列为世 家第一,主要原因恐怕是与公子季札的贤德与礼让有很大关 系。为此,太史公以“季札挂剑”这一典故来突出季札的品 行、学识与美德,以及远见卓识。其一,突出季札品行的典型 事例是“季札礼让”。季札是吴太伯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季札 不但有才干,而且素有贤名,为此寿梦欲立他为太子,季札坚 持礼让不受;其大哥诸樊即位以后,又要让位于季札;后来吴 国人又坚持要立季札为国君,季札便抛弃其宫室家业去从事 农耕,季札三让其国,其品行气节可窥一斑。其二,吴国使派 季札于鲁国,“季札观乐”这一典故彰显其渊博学识。鲁国乐 士奏演国风,其分别评价“忧而不困”,“乐而不淫”等,歌《小 雅》论评为“思而不贰,怨而不言”,歌《大雅》深感“曲而有直 体”,歌《颂》感叹为“直而不倨,曲而不绌”。真是自古至今 评价《诗经》闳览博物、切意阐旨之第一人。其三,季札使齐 说服晏平仲“纳政于邑”,使郑告诫子产“为政以礼”,如晋规 劝文子“闻钟辨德”,并最终都归结到“季札挂剑”这一事件 上。《吴太伯世家》载:“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 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 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而去。”充分表达了季 札无穷的慕义仁心,见微而知清浊的至德至善的高风亮节, 似乎将中华优秀文化发挥到了极致。 二 《史记》运用和创造的典故之所以涵盖中华传统文化的 各个方面,除了司马迁博采众家之长、卓识古今的渊博学识 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求真求实的笔法造化之功力。归纳起来 诙诡讽喻、雄浑恣肆、沉郁顿挫、旷达闲远是其主要表现形 式。 第一,诙诡讽喻 直喻、借喻和隐喻是司马迁使用的三种表现形式。《殷 本纪》“酒池肉林”这一典故便直指殷纣王穷奢极欲、醉生梦 死之腐败生活。“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 为长夜之饮”。殷纣王淫乱不止,致使民心俱失。《周本纪》 “褒姒惑周”这一典故亦同“酒池肉林”有异曲同工之妙:“幽 王嬖爱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 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燧火。诸侯至,则无寇,褒姒大笑, 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正是这种愚蠢而滑稽的所作所为, 周幽王逐渐失信于诸侯。“酒池肉林”、“褒姒惑周”直指统治 者的荒淫无度、糜烂奢侈的罪恶行径,可见太史公之良苦用 心。这是其一。 收稿日期:2005-12-20 ·129·  其二,《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 李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 “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故 “沙丘鲍鱼”这一典故应运而生。若从字面上看,沙丘平台乃 为地名,鲍鱼乃盐腌鱼干,二者风马牛不相及,然由于始作俑 者的别出心裁,使得二者相得益彰,成为刀光剑影的萧墙之 变的前奏。而与“沙丘鲍鱼”有直接影响的典故“指鹿为马” 更是让人惊心动魄。《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欲为乱,恐群 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 相误邪?谓鹿为马。’”“指鹿为马”这个故事,说白了是对李 斯莫大的讽刺,秘不发丧,而且私自拆看秦始皇的诏书,诈称 李斯已经受秦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李斯可谓是聪明一 世,糊涂一时,大权逐渐旁落,可悲可叹,可怒可怨,太史公复 杂心情可窥一斑。 其三,在《留侯世家》中,张良可谓谋略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