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新高三起点考试历史的试卷解析版.docVIP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新高三起点考试历史的试卷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新高三起点考试 历史试题 2 命题人: 武汉49中学 张尊健 审题人:武汉49中学 杨晖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  ) A.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 B.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 C.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D.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解析】异姓诸侯国所用青铜等器物并没有违背礼乐制度,无法说明礼乐制度日受到各诸侯的冲击,故A项错误;当时的手工生产尚达不到标准化生产的程度,故B项错误;这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却使用与周王朝相似的器物,有利于将青铜文化等中原文化传播至边远地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华夷观念,并且华夷观念不利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故D项错误。 【答案】C 2.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  ) 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答案:A 3.清人梁嵫《评书帖》认为要对不同历史时代书艺群体风格的整体审美把握,“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以下属于“晋韵书风”的是(  ) A B C D 【考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晋代书法 【解析】A项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其书法从容娴和,反映了士族的清闲雅逸,符合“晋韵书风”,故A项正确;B项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属于唐代书法,故B项错误;C项书法纵横跌宕,注重个人意趣、情怀的表现,属于宋代书法,故C项错误;D项书法崇尚摹古,平庸无奇,属于元明书法,故D项错误。 【答案】A 4.下图是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景龙四年(710年)抄本《论语郑氏注》(部分),12岁的作者在旁边留有小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此文物可佐证(  ) A.唐太宗推行“祟儒尊孔”的国策 B.《四书章句集注》已成为考试用书 C.唐朝人普遍用诗歌表达生活体验 D.汉文化在西北边疆地区也有所传播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文化在西北边疆地区的传播 【解析】唐代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故A项错误;南宋《四书章句集注》才成为考试用书,故B项错误;一首小诗并不能说明唐朝人普遍用诗歌表达生活体验,故C项错误;新疆吐鲁番出土《论语郑氏注》,旁边的小诗表明作者在学习儒家经典,说明儒家思想在吐鲁番地区传播,故D项正确。 【答案】D 5.唐代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宋代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  ) 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 B.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 D.强化基层百姓德行修养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宋招生的变化 【解析】皇权高度集中于皇帝,这一变化不会导致皇权扩展,故A项错误;这一变化将招生范围扩展至“庶民”,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进而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故B项正确;这一变化与地方官员权力大小无关,故C项错误;这一变化旨在扩大统治基础,吸收“庶民的俊异者”,并没有强调德行修养,故D项错误。 【答案】B 6.表 记述 出处 “太祖初晏驾,孝章宋后使召秦王德芳。(使)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 (后)曰,“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晋王)” 《涑水记闻·卷第一》 “上(太祖)即夜召晋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所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戮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癸丑,上崩于万岁殿,甲寅,太宗即位。”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yswl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