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战略与能源经济 第四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源战略与能源经济 第四章

(1)消费结构的国际分析比较(续) 在能源消费行业结构上: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运输业是发达国家主要的能源消费行业之一,平均约占30%。 【在许多工业化国家,运输部门排出由人为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42%,碳氢化合物的40%,颗粒物质的13%以及硫氧化物的3%。】 (靠电力、液化天然气、酒精、太阳能等)新能源驱动的汽车在整个汽车行业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1)消费结构的国际分析比较(续) 【 能源结构包括能源保有结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 而生产结构主要受资源的保有结构制约,因此能源结构的矛盾主要体现在资源的保有结构和消费结构之间。 2000年,世界平均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40%左右,天然气占24%,煤炭占26%; 发达国家平均为:石油占42%,天然气占24%,煤炭占20%;按照我国的统计数据能源消费结构为石油占23%,天然气占2.5%,煤炭占67%左右。】 比较结论: 1)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虽然与发达国家差异很大,但已趋先期工业化国家之势。 2) 20世纪,先期工业化国家一般都经历了从煤炭到石油,从石油到天然气的能源结构调整过程。 3) 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与典型工业化国家20世纪60年代的情况类似。 4)我国的资源结构能否保障消费结构快速变化的要求? 石油和天然气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中的比例均不足10%,最大可采总量也只有200亿吨油当量,而且这些资源也不可能全部采出。 因此,在没有新型能源出现并大规模替代传统能源之前,中国能源的消费结构调整将面临长期巨大的压力,优质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将日益依赖进口。 (2)能源消费量以及能源效率的国际比较分析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能源消费上的重要的区别还在于能源的消费量和能源效率上。 从商品能源的消费量来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以及俄罗斯、东欧是最大的商品能源消费者,这些国家合计占世界人口的22%,但是他们却消费了全世界商品能源的82%。 按人均计,高收入国家居民的消费量比低收入国家居民的消费量高15倍。全球平均每年每人消费量是560亿焦耳。美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为2800亿焦耳,中国为220亿焦耳,印度为80亿焦耳,尼日利亚为50亿焦耳。 近20年来,发达国家的能耗水平下降了1/4~1/3甚至更多。 矿物燃料是有限的,对石油依赖性很强的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和利用节能技术,在不提高能耗的前提下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发达国家能耗的降低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低能耗产业——第三产业比较发达。 发展中国家的能耗情况: 发展中国家大约拥有世界78%的人口,却只消费18%的商品能源。 对于某些国家木柴仍是最主要的能源(如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尼泊尔、尼日利亚、苏丹,木柴占能源的80%)。由于使用木柴,造成森林过度砍伐,引发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由于能源的储量极不平衡,发展中国家的很多地区缺少能源,不得不依赖进口。 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单位能耗约为发达国家的3~10倍。 第4章 能源与社会进步 4.1 能源与社会文明 4.2 中国文明生活用能与国际水平的比较 4.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能源支持 (1)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 4.能源与社会进步 4.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能源支持 4.3.1全面建设小康的内涵 我国“十一五”和中长期社会发展战略和目标: 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 中国人口预计2020年将增至14.98亿; 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48%,2020年城市化率达到60%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主要污染物减排10%。 (2)“全面小康”的内涵应当包含以下方面内容: 1)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将更多表现为发展需要的满足; 2)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将更多表现为私人资产的加速累积; 3)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风险将获得更完善的制度保障; 4)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更大程度的调整; 5)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更加协调。 全面小康社会一定是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界之间关系协调的社会,惠及子孙后代和长远发展的社会。 (2)“全面小康”的内涵还应当包含以下方面内容(续)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要充分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相处。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