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血压病zouquanlinPPT
高血压伴脑卒中 血压目标一般应达到<140/90mmHg,常用的5种降压药物利尿剂、CCB、ACEI、ARB及?受体阻滞剂均能通过降压而发挥预防脑卒中或TIA作用。利尿剂及某些降压药物可能效果更好些。可选择单药或联合用药。降压药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血压水平于不良反应,同时综合干预有关危险因素及处理并存的临床疾患,如抗血小板治疗、调脂治疗、降糖治疗、心律失常处理等。 高血压伴冠心病 1.伴稳定性心绞痛的高血压治疗 主要是?受体阻滞剂:此类药物是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基石,并可降低血压,降低病死率。如有?受体阻滞剂使用的禁忌证,可代之以CCB,CCB对高血压伴心绞痛患者同样有效。 高血压病的防与治 瑞金市人民医院内一科 邹全林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专业 概述 高血压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后者又称高血压病,约占高血压的90%,是最常见的心血管慢性病 发病率、病残率、病死率均很高,但目前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很低 每年10月8日为高血压日 高血压的基础知识 1.血压是怎样形成的 2.高血压的定义 3.高血压的易患对象 4.高血压的流行状况 5.如何早发现、确诊高血压 6.高血压患者需要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高血压的定义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家庭血压的测量 1.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家庭血压测量,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自测血压还可以鉴别“白大衣性高血压”和发现“隐蔽性高血压”。 2.初诊或血压未达标及血压不稳定的患者,每日早晚各测1次,每次测量3遍;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血压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决策的参考。如血压达标且稳定的患者则每周自测1天,早晚各1次。 表3 JNC7中高血压的分类及定义 血压分级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高血压前期 120~139 80~89 1级高血压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 ≥160 ≥100 流行病学 1959年为5.11% 2002年19% 2012年24% 现我国约有高血压病人2.7亿 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 青年期男>女,中年后女>男 病因及发病机制 CNS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 肾性水钠滞留 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胰岛素抵抗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其他因素:避孕药、肥胖、OSAS 病理 早期动脉痉挛,后期中层纤维增生、变厚、变硬、管腔狭窄,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衰竭 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1.高钠、低钾膳食 2.超重/肥胖 3.过量饮酒 4.精神长期过度紧张 5.吸烟 6.体力活动不足 7.高血压发病不可逆的危险因素(年龄、家族史) 高血压的危害 1.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 心脏: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 脑:中国是脑卒中高发区,每年新发脑卒中250万人,高血压可引起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是导致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原因 肾脏:高血压持续10-15年后出现肾损,肾功能减退,部分患者可发展成肾衰竭 血管:主动脉夹层,眼。 高血压的危害 2.哪些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并发症? 血压越高、病程越长、生活方式不健康、伴随的危险因素越多、靶器官损害的程度就越严重,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就越大。血压从115/75mmHg起,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一倍。50岁以前,舒张压高的危险性较大;50岁后,收缩压的危害更为重要,血压的波动危害大 综合血压水平、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的总体危险评估 简略的危险分层项目内容 高血压的治疗 1.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常识 3.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 4.高血压并发症的处理 5.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 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法,二者缺一不可。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础,合理用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两者必须结合,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 2.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里平衡。 3.合理饮食,重点是限制钠盐摄入、限制总热量和营养均衡。 4.控制体重,减肥不如防肥,已超重肥胖者要科学减肥。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常识 1“降压是硬道理”:早降压早获益;长期降压长期获益;降压达标将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降到最低,最大获益。 2.降压药的用药原则:小剂量开始;优先应用长效制剂;合理用药;个体化。 3.血压控制的目标一般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