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秘鲁渔业

秘鲁 1??????? 海域环境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岸, 国土北端近赤道,南面到南纬18°21′,与智利接壤。滨临东太平洋,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一半,西部为滨海沙漠区,宽度约30—130公里,地面复盖着流动沙丘,属亚热带沙漠、草原气候,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地面平缓,河网漫衍,降水量较多。 全国总面积为128.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330公里。陡崖直临深海,附近就有深约6000米的海沟。大陆架面积狭小,200米等深线宽度狭窄,阿古哈角至皮斯科港之间的大陆架宽度平均不超过50公里,个别地段(在派塔角)不足2公里。200米等深线以内的大陆架面积约8.27万平方公里,只占领海的10.3%。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78.7万平方公里。 秘鲁海域是世界上最富饶的渔场之一,外海的海洋水文受6支水系强弱消长的支配,虽没有寒暖流交汇,但最重要的是由南极寒流延续的南太平洋寒流即秘鲁寒流经过秘鲁,给秘鲁渔场带来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是影响秘鲁渔场资源分布的主要水系,其强弱决定着捕渔业的汛期和年间变动。秘鲁外洋流是平行于沿岸的另一支流系,从智利安托法加斯塔流向南纬15°的皮斯卡外海。由于这些特殊的水文条件,尤其是北上寒流在秘鲁离岸风的影响下,在钦博特至卡亚俄周围以及圣胡安外海表层水外流,底层水温大大降低,出现较大的上升流区域,使得深积海底的大量硝酸盐和磷酸盐等营养盐类,自海底带至海洋表层,加上沿海岛屿的众多鸟粪流入海中,有机物十分丰富,在上升流的作用下,导致沿岸一带水域中浮游生物大量繁衍,为小型中上层鱼类特别是像秘鲁鳀和沙丁鱼类等的繁殖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使秘鲁沿海海域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 沿海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分夏、冬两季,夏季从12月至翌年4月,冬季则从5月至11月。沿海平均气温为15—25℃,盐度在34.8‰以上,降水稀少,由于沿海海域自南向北不断流动的寒流,所经过的海域水温降低,不易蒸发成雨,再加上安第斯山脉纵向阻隔,冬季形成特别的浓湿雾,一般沿海北部降雨量250毫米,南部50毫米,中部降雨量更少,甚至达到5毫米。由于地处热带,海域终年无大风,夏季盛行西南风,一般风力3—4级。海洋为典型的半日潮区,潮差很小。大小潮间隔比较明显,波浪一般2级。因此常年可捕捞作业。 2??????? 渔业资源 秘鲁渔场辽阔,渔业资源富饶。 2.1 中上层鱼类 2.1.1 秘鲁鳀 (Engraulis ringens) 隶属鳀科鱼类,与其它鳀鱼相似的形态特征是个体15厘米以下,体重30克以内。分布于秘鲁北部的祖里托尔(南纬4°30′)到智利的毛尔迪维亚(南纬39°47′)广大太平洋沿岸水域,以秘鲁中部和北部资源较丰富。一般栖息于从岸边到离岸200公里左右的海域内,以秘鲁沿岸40公里和智利沿岸20公里海区内资源尤为雄厚。 在表层水域密集成大群,栖息水深主要在10—30米的浅水域。白天下降至50米以内水层,傍晚至夜间(下午4—10点)上浮。喜栖于沿岸的冷水中,不到处游动。夏季,沿岸流最窄,并靠近岸边,秘鲁鳀就在这狭窄的海域里密集成群,靠近岸边,贴近水面。捕捞群一般栖息于离岸不超过75—80公里大陆架处。冬季,鱼群的平均栖息深度为夏季鱼群深度的一倍,这是由于冬季混合水层较深,饵料分散所致。鱼群分布的水温范围为13.5—23℃,最适温度14.5--21℃. 秘鲁鳀群以白天群聚的密度最高,反映在回声图上为“羽状回波”,夜间由于“层状”光迹而分散,分散时向上移至表层。鱼群中雄雌混栖,每群可成百成千吨,每网次可捕获200—300吨。鱼群个体一般间距5—10厘米。在捕捞作业时,鱼群移动速度为5节,当受到敌害时,鱼群的移动速度可达8—9节,雌雄比例为1:1。 秘鲁鳀有95%作为鱼粉,少量被开发为鲜食、冻品和罐头。 2.1.2 南美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 仅次于秘鲁鳀的第二大重要工业鱼种。分布于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至南纬38°30′的智利莫哈岛附近沿岸水域。夏季适温10-23℃,冬季10-18℃。在秘鲁海流中集成大群,有时与其它一些喜洄游性鱼类栖息一起。体长约30厘米,平均体长20厘米,最大年龄15龄。主要食浮游甲壳类。捕捞水深超过40米。大多数也作为鱼粉原料,少量做罐头或咸干制品。 2.1.3 智利竹荚鱼(Trachurus murphyi) 分布于自南美厄瓜多尔南部到秘鲁和智利沿海。在秘鲁水域,一般栖息于温跃层的扩展区,冬、春季主群出现于水温梯度大的海区,具体栖息水温范围在8-18℃,大个体鱼在水温较低的水域,小个体鱼则回避寒冷水域。其垂直分布范围以地区不同而异。在北部,从表层至200米水层均有分布,而中部和南部可直到300米水层。白天在50—200米水层形成不同密集群。傍晚上升至20—50米水层,夜间又下潜至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