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012. 1) 高二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l.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选择 题。第二大题为非选择题。 2.第一大题选择题答案做在答题卡上,第二大题非选择题将答案做在答题纸上。 3.答卷前,务必在试卷上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命题人:谢亦峰 审核人:段丽珍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 1、古埃及文明位于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一个雅典人的家庭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未成年男孩、一名女孩、男女奴隶各一人,那么真正投票时,这个家庭最多可以投几票 A.1票 B.2票 C.3票 D.4票 3、你看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印度电影《阿育王》吗?阿育王的身份是“刹帝利”。和“刹帝利”有关的制度是 A.等级制度 B.分封制度 C.民族分化制度 D.种姓制度 4、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的标志是 A.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 B.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C.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D.公元前27年罗马历史进入帝国时代 5、一幅图画上描绘人类求知过程的“知识山”,一路逐级而上,分别是语法、数学、逻辑、音乐、天文、几何、修辞,在顶峰则是神学。这种概念最可能出现在 A.公元前2世纪的麦加 B.公元3世纪的中国 C.公元13世纪的巴黎 D.公元19世纪的英国 6、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区域是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 C.珠江流域 ? D.太湖流域 7、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趋剧烈,强国不断拓展国土,弱国则逃脱不了被兼并的命运,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以下不属于“战国七雄”之一的国家是 A.燕 B.韩 C.晋 D.楚 8、“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于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什伍连坐 B、郡县制度 C、刺史制度 D、皇权至上 9、“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次则萧何,其余……等皆白徒。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 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这一变局使 A.布衣将相格局的初步形成 B.官僚政治的时代结束 C.节俭务实的统治风格形成 D.郡县制度的时代结束 10、南北朝时期,中原汉族人的日常饮食中出现了胡饼、奶酪、烧烤等,这是 A、烹饪技术发展的结果 B、经济发展的结果 C、民族融合的结果 D、政府改革的结果 11、“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中期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明朝内阁制度 D.宋代的文官体制 12、唐太宗时期,与文成公主联姻,双方保持友好关系的民族是 A、突厥 B、吐蕃 C、南诏 D、契丹 13、右图为《近代中国被迫对外开放的口岸示意图》。图中开放最北和最深入内地口岸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马关条约》 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14、鸦片战争后,侵华的资本主义列强,既是“强盗”也是“先生”。 其中“先生”喻指 A.输入工业商品 B.瓦解自然经济 C.输入工业文明 D.开放通商口岸 15、甲乙两人交换对时局的意见。甲说:“四夷交迫,……覆亡无日。”乙认为:“非变法不可。”甲表示:“以现在的力量,行可变之事,虽不能完全变法,如果掌握重点,亦足以救中国。但是大臣守旧,不通外国。若要依赖他们变法,就好象缘木求鱼。”甲乙两人应该是下列 A.商鞅与秦孝公 B.林则徐与道光帝 C.康有为与光绪帝 D.孙中山与宣统帝 16、19世纪末的美国总统麦金莱说:“对中华帝国沿海省份的一些地方被几个欧洲强国所控制的非常事件,美国并不是一个袖手旁观者。”这里所说的“非常事件”指的是 A.上海等地出现租界 B.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17、“兴办实业,坚甲利兵”、“远法德国、近效日本、以定学制”,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