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推拿结合温针灸、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腰腿痛的临床观察.docVIP

推拿结合温针灸、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腰腿痛的临床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拿结合温针灸、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腰腿痛的临床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推拿结合温针灸、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腰腿痛的临床观察 荣成市中医院 山东荣成 264300 摘要:目的 探讨推拿复位、温针灸法结合身痛逐淤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腰腿痛症状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一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患者,通过推拿复位、温针灸法结合身痛逐淤汤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疗效,并对治疗前后评分进行对比,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后VA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lt;0.05)。结论 推拿复位结合温针灸法并身痛逐瘀汤共同作用,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存在的疼痛、麻木等症状,长期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推拿复位;温针灸法;身痛逐淤汤;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腰腿痛 近年来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发展较快,采用微创手段治疗LIDH 取得了显著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恢复不佳,针对这一情况,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8月采用推拿复位结合温针灸法及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腰腿痛症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临床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腰腿痛病例47例,均来自我院针灸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3例,女性34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1.05岁;病程2周~6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⑴ 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⑵常发生于青壮年。⑶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⑷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⑸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实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趾背伸力减弱。⑹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要求18岁~65岁之间,性别不限。③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镜术后 3周出现腰部、臀部、腿部疼痛,可伴有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④如果正在或已经接受其它保守治疗的患者,要经过7天以上的洗脱期,方可入组。⑤患者自愿加入本试验,了解本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及诊断标准者;②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有腰椎管狭窄、腰椎不稳;③严重的心、肺、脑疾病患者;④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⑤伴有腰椎结核、感染等;⑥患有精神疾病者。 2治疗方法 2.1针灸方法(温针灸法): 取穴:双侧L3一S1 夹脊穴,患侧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悬钟、昆仑。 操作:患者取侧卧位,健肢在下,伸直;疼痛一侧下肢在上,屈曲,腹部可放置一软枕支撑,利于腰部放松,暴露腰部夹脊穴。常规消毒,用0.35 mmtimes;75 mm或0.35 mmtimes;100 mm 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尖略朝腰椎方向,根据患者体型深刺约50~75 mm,到达椎间孔,针下无涩滞感,并且向下肢或者足部放射为佳,留针于腧穴内,将清艾条切成约1 cm长的小段,固定在腰部夹脊穴的针柄上,从下端点燃后施灸(施灸时在腧穴处置一厚纸片,防止艾绒灰掉落烫伤),连续灸3壮,待艾条燃尽后方可出针。 2.2推拿及手法复位: 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医者站于患者一侧。①采用揉法、滚法及弹拨法作用于患者腰部两侧膀肌经、竖脊肌往返操作各5 min。②用拇指按揉病变部位上下夹脊穴、环跳、秩边、承扶、委中、承山、昆仑,每穴30s,以局部酸胀感为度。③双手叠掌采用振法于腰骶部患处操作3min;④沿两侧膀肌经自上而下行擦法操作3min,再沿腰骶部横擦3min,以局部透热为度。⑤以掌根自腰部正中向两侧分推肌肉向下推至小腿,并握住双踝向下牵伸抖拉双腿。⑥让患者坐于床的一侧,腰部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以右侧病变向右侧转扳动为例。助手位于患者左前方,用两下肢夹住其左小腿部,双手按压左下肢股上部,以确定其坐位情况下身体下半部姿势的固定。术者位于患者后面侧有方,以左手拇指端或罗纹面顶按于腰椎偏歪的棘突方,右手臂从其右腋下穿过并以右掌按于颈后项部。右掌缓慢下压,并嘱患者做腰部前驱配合,至术者左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棘突间隙张开时则其腰椎前驱活动停止,保持这一前驱幅度。然后右侧手臂缓慢施力,左拇指顶按住腰椎偏歪的棘突以为支点,使其腰部向右屈至一定幅度后,再使其腰部向右旋转至(腰部侧旋与中轴线最大成角:L3/4腰椎间盘突出时成角45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