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必修五)质量检测试题2017.11.docVIP

高二语文期中(必修五)质量检测试题2017.1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期中(必修五)质量检测试题2017.11.doc

高二语文期中(必修五)质量检测试题 2017.11 命题人:王成(石油中学) 马莉宁(区教研室)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 (选择题)和第Ⅱ卷 (笔答题)两部分。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33分) 一、基础知识(5×3﹦15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迤逦 (lǐ) 庇佑 (bì) 糍粑(cí) 镇筸(gān) 果实累累(lěi) B.央浼 (měi) 模样(mó) 讥诮(qiào) 愧怍(zuò) 战战兢兢(jīng) C.怂恿(sǒng) 熨帖(yù) 鲜见(xiǎn) 蘸酒(zhàn) 翘首以待(qiáo) D.憎恶(zèng) 鞶鼓(pí) 俨然(yǎn) 付梓(zǐ) 咬文嚼字(jiáo)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推陈出新 清沁肺腑 蕴藉丰富 灼灼桃花 锱洙必较 B.岑寂无声 尺牍宣言 窸窸窣窣 缠绵悱恻 得鱼忘筌 C.义愤填膺 自名得意 为虎作伥 回肠荡气 毕恭毕敬 D.坐收渔利 一蹴而就 金壁辉煌 沉湎其中 人才倍出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小心翼翼,深怕会出什么事情,深怕小贼溜进来。 ②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 ③又吃了半个时辰,算还了酒钱。管营、差拨先去了,随后那两个鬼鬼祟祟也去了。 ④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⑤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村,那么终究会自食其果的。 ⑥李泽厚先生学贯中西,对传统美学和西方美学的研究造诣精深,见仁见智,写出了学术价值很高的专著《美的历程》。 A. ②③④ B. ②⑤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领导干部应该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如果捂着疮疤不让揭,讳疾忌医,就有可能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B.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C.苏轼历经仕途坎坷,却始终能以旷达之心消解现实痛苦。他丰富而又精彩的人生经历,正是那句流传甚广的话“生活予我以苦痛,我却报之以歌”的真实写照。 D.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去年12月20日,中国的快递业务量已经突破300亿件,同比增长了大约51.7﹪左右。 5. 依次填入原文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看到了不屈不挠、生命飞扬的自然景象!? ,? ,? 。? ,? 。刹那间,我感动不已。 ①感叹之余,围绕着古塔,我转了一圈 ②假如没有众多的树根以顽强之力护卫古塔③终于觉察古塔是被树根簇拥着、裹挟着 ④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坍塌于荒野下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古塔完全被树根抬举起来 A.?②④①③⑤?B.?③④⑤②①??? C.?①③⑤②④??? D.?⑤②③①④ 二、论述类文章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读后完成――8题。 下列对塔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塔是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只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有一些发展罢了。 B.中国后来的塔就是在重楼的顶上安上一个C.佛塔应该是寺院建筑的一种,是为封建和迷信服务的。D. 塔往往是多层建筑人们在遥远的地方就能看见。下列不属于塔的成因的一项是A.佛教的信仰和追求,使人们想有一种高耸入云、引人注目、令人产生丰富想象和联想的建筑。 B.佛教带来了“堵坡”这一概念和具体的形象。 C.由于口语传承中概念和语音的变化,使“堵坡”变成了塔。 D.秦汉的封建主常常幻想成仙遇仙和长生不老。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阶级社会里,关于佛教的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也应该有很多精品。 B.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人文积淀的城市里往往保存着较完美的宗教艺术品。 C.凡有佛教传入的国家,都一定会有塔这种建筑。 D.从“塔”这个概念的产生可以知道,通过对佛教中一些音译术语的研究,能够发现汉语语音的一些发展演变规律。 12.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6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4分) (2)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4分)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4分) (4)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