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等离子陶瓷隔热涂层热强度实验研究
杨晓光 耿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系
一、引言
隔热涂层又称热障涂层 (TBCThermalBarrierCoating),实际上
就是将一种导热性很差的陶瓷材料通过特殊的工艺喷涂到涡轮部件 (导向
器、叶片)表面,厚度一般不超过0.5mm,虽然很薄但取得的效果还是非
常显著的。
发动机上使用隔热涂层的研究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了,并且有关部件
(如燃烧室、加力燃烧室等等)使用TBC也有30多年的历史。但过去它之
所以没有用在涡轮部件上,就是因为涡轮的工作条件非常恶劣,而当时
TBC的抗剥落能力又很差,所以一直没有在最需要它的部件上发挥作用,
但到了80年代,涂层工艺得到很大改进,同时TBC的寿命研究效果也令人
满意,这就使TBC在涡轮部件上的使用真正成为可能,至今为止,在美国
等离子涂层应用于涡轮导向器上己经有10多年的经验了。
二、试样制备和等离子喷涂
整个实验基本分为两个部分:1)涂层试件制备;2)涂层热疲劳实
将要进行实验的试件选用基体为DZ4的圆棒,以模拟可能的实际叶片情
况。其涂层体系如下表,并有GE公司的涂层体系做对比。试件尺寸为直径
为14毫米,长90毫米的圆棒江作段直径为13毫米,长60毫米)
表一 涂层结构
喷余设备 陶瓷层 粘 结层 基体
国内 Zr02-9%Y203(+CeO) NiCoCrAlY DZ4
设备:METCO-7M 常规等离子喷涂 常规等离子喷涂 (定向结晶)
厚度:0.25士0.05mm 厚度:0.13士0025俪
Zr02--8%Y203 NiCrAIY
GE 常规等离子喷涂 低压等离子喷涂 RENE80
设备:METCO-7M 厚度:0.25土。.05mm 厚度:0.13士0.025mm
从表中可以看到本涂层系统结构与GE公司基本相同,这样做最主要目
的就是在以后理论分析时可以参考GE测得的有关性能数据,以弥补国内这
方面的不足。因国内的低压等离子喷涂技术尚未成熟,为了保证实验数据
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粘结层喷涂采用常规等离子技术。参考国外的经验,
161
试件直径定为13mm,这样可以较好的模拟发动机某些热部件的曲率,从而
检验喷涂时厚度能否保证均匀,涂层的寿命会有多大的变化。R5mm的倒
园目的是使陶瓷层的厚度在边缘能逐渐过渡,减少热应力集中,避免热循
环实验中涂层在该处过早脱落。这也是考虑到现有的国内水平,以后随着
工艺的不断提高,还得着重考核一下涂层的边缘效应,以便能在发动机上
更加灵活使用。
试件喷涂时基本包括下面几个过程:1)基体材料热处理;2)基体表面
处理:3)喷粘结层;4)试件清洗 (丙酮),5)喷陶瓷层。
在喷涂时,对粘结层、陶瓷层原料的粒度、喷粉速度、基体温度、喷
枪与工件距离都有要求,这里不再说明。
喷涂结束后对试件检验发现:因为试件的直径很小,所以涂层厚度很
难保证,之后对涂层超差的试件在磨床上做了补加工。
三、涂层热疲劳实验
涂层热疲劳实验目的研究隔热涂层热疲劳试验方法,考核国内等离子
涂层寿命,观察分析失效形式及其微观形态。主要实验设各有:1)电炉
(主要用于涂层氧化试验);2)热疲劳试验机:主要用于涂层热不匹配试验
及热不匹配+氧化试验
实验选用两个方案:1)用1-2分钟从室温加热到1000-11000C,保7Iim不
超过3分钟,然后用约3分钟吹冷至室温。2)基本同上,但保温时间延长至
45-50分钟。方案1主要考核涂层抗热膨胀不匹配得能力(热应力),方案2
考虑到了氧化对热疲劳的影响。
实验主要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人类基因组数据库系统研究.pdf
- 聚磁式光学电流互感器及其数据处理系统研讨.pdf
- 等离子弧穿孔熔池动态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pdf
- 等离子弧小孔效应的声音信号处理研究.pdf
- 等离子及电点火技术在锅炉点火及调峰中的应用与展望研究.pdf
- 等离子及拼接液晶大屏在电视演播室中的应用研究.pdf
- 聚电解质复合物膜的动态强化组装技术研究.pdf
- 等离子脉动穿孔焊接双闭环控制系统的研讨.pdf
- 等离子煤粉点火在双调风旋流燃烧器上的应用研究.pdf
- 等离子喷涂TiO〈,2〉纳米涂层的离子注入特性研究.pdf
- 2025至2030鲜花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便携式雕刻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LCD背光单元(BLU)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摩托车保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报告.docx
- 2025-2030物流冷链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多层柔性印刷电路(FPC)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高端装备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微型棱镜反射片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ABS树脂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与投资策略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