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1 卷第 5 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21 No.5
2015 年 10 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Oct. 2015
《离骚》英译史视阈下的宇文所安译文初探
郭建勋,冯俊
(湖南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19 世纪末以来,《离骚》英译本不断出现,其中以霍克斯、伯顿、宇文所安的译文影响较大。通过将宇文
所安译文置于《离骚》英译史的大背景下,与霍克斯、伯顿译文的对比,来探讨其特色和成就。宇文所安的译文
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对于独具汉民族特色的骚体,宇文所安创造性地运用“半诗体”、破折号、标点
空缺以及精心选择的语词,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文体特点,同时勾联并存了东方的哀怨美与西方的悲剧美;在
陌生化内涵的翻译上,宇文所安译文体现了译者对源文化中的宗教意识和悲剧精神的深刻理解,对男女两性政治
隐喻手法的准确把握。宇文所安的译文是其“世界诗歌”理念的实践,考虑到了多元语言文化的差异性、意义的
开放性和传播的有效性,对中国的典籍翻译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离骚》英译史;宇文所安译文;不可译性的突破;陌生化的消解;世界诗歌
中图分类号:I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5)05−0182−08
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上。译
文参考王逸《楚辞章句》的注解和介绍,对译文的相
一
关条目做了非常详实的注解,使西方读者进一步接触
到《离骚》所蕴含的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哲学思想、道
近两个世纪,中外学者不遗余力译介和推广中国 德伦理、科学技术等远古文化。同时,因其视野的局
典籍《离骚》。从 1929 年到 2007 年,先后有华裔学者 限和西方大国主义的优越感,理雅各在文中引用了赫
林文庆,译界伉俪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以及许渊冲、 尔维侯爵的观点:“长篇诗歌需要方法和创造力,但是
孙大雨、卓振英等参与《离骚》的翻译。有关华人学 中国人这方面天赋欠缺。他们对于屈原作品的推崇就
者的译文,以后笔者将专文讨论,本文则集中阐述和 是中国人缺乏这种天赋的证明。要找到能和荷马和维
分析西方译者翻译《离骚》的历程。 [3]并且在译文中
吉尔相提并论的中国诗人只是徒劳。”
1879 年,英国驻华公使帕克(Parker)在《中国评论》 表达了屈原在思想上的“愚蠢”以及《离骚》文学价
(China Reviews)第 309 页至 314 页发表《离骚》译文。 值的平庸。霍克斯认为,“译文显然比帕克的更加精准,
该译文没有附加任何有关作者和诗歌背景的介绍,也 但是因为译者对原文的鄙视,译文没能吸引英语读者
[2](215)
缺少相应注解或评论。英国外交家、汉学家翟理斯 的兴趣。”
(H.A.Giles)甚至认为:“帕克是个草率的译者,译文中 1947 年,美国诗人白英(Robert Payne)、俞铭传(Yu
有一些严重的错误。”[1] 英国汉学家霍克斯(David Mi-Chuan)等在《小白驹:自古至今中国诗选》(Th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