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务指南
第一编 辅导员工作基础
制度沿革
本章把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过程划分为“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萌芽阶段”、“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确立阶段”、“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阶段”和“高校辅导员制度新的发展阶段”四个部分。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萌芽阶段
一、中国军队早期的政治指导员制度
黄埔军校时期的政治指导制度
辅导员的前身,或者说最早的称谓,是“政治指导员”,它来源于黄埔军校时期的政治工作制度
黄埔军校时期的政治工作制度要求在各学生队中设“政治指导员”,其主要职责包括:考察各部队政治教育与各种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与影响;调查各部队军官学生对政治教育与各种政治工作的意见;调查各部队军纪状况及临时发生的各种重要问题并报告政治部等。
党领导下的军队政治指导员制度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新时期。为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在起义部队中首先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并在各军、师设党代表和政治部,团、营、连设政治指导员。
新中国成立前的高校政治指导员制度
从1930年初红四军将随营学校改为闽西红军学校开始,红军建立许多红军学校,我国高校政治指导员制度得以逐渐形成,同时孕育了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萌芽。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高校政治指导员制度
这一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多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展开,如:组织师生参加土改,进行反封建教育;开展“抗美援朝”的政治教育等。
高校辅导员制度萌芽阶段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红军学校的陆续创办,孕育了高校辅导员制度萌芽的最初条件,而红军学校的政治指导员制度延续的是我国军队早期的政治指导员制度。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确立阶段
一、高校政治指导员制度的退出
1952年,政务院批准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决议,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并提出为加强全国工学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各工学院有准备滴试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设立专人担任各级政治辅导员,主持大学生政治学习,思想改造工作。
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的退出
1953年。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率先提出并在清华大学建立了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
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逐渐形成和确立
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许多政治辅导员被批斗、游街,被打成“黑爪牙”“保皇派”,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政治辅导员制度实际上被取消了,1978年以后,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才得以恢复和继续发展。
四、高校辅导员制度确立阶段评价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确立,从1952年提出到1966年基本完成,其发展演变过程仍然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相适应的。
特点:(1)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党组织加强对高校领导的一项政治人物、、、、
(2)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工作模式由兼职向专职过度。
(3)随着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 队伍建设的不断健全,诞生了我国第一个高校辅导员的正式工作条例——《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它巩固了高校政治指导员工作制度,规范了政治辅导员的工作,标志着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形成和确立。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这一时期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也正是在这时期,有些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创新,力图寻找一种全新更有效的工作模式。
三、20实际90年代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阶段评价
高校辅导员制度新的发展阶段
时代背景和新的挑战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职责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工作要求和职责的规定
对辅导员职责的进一步明确和说明
高校辅导员制度新发展阶段评价
辅导员工作的理论基础
辅导员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论为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方向性要求
思想教育的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的有关方面所要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思想教育方法论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采用的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科学体系,解决“船”与“桥”的问题的理论体系。
辅导员工作的教育基础
一、“以人为本,全身心和谐发展”原则与辅导员工作
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概括地说就是教育要着眼于人的发展,承认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肯定人的价值。确立人的主动性,重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身心和谐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网公司岗位职责.doc VIP
- 冶金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装置安装通用图册(上册).docx
- 体检中心入职体检报告范本.pdf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PPT学习课件.pptx VIP
- 应聘登记表-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DOC VIP
- 第一章有理数全章综合训练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 大学咖啡厅经营权投标书.docx VIP
- (人教新目标版)2014秋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2 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 能力提升专练.doc VIP
- castleman病的课程课件.ppt VIP
- 高考英语3500词频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