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1
* * 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自学任务: 1、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分别是出于什么目的? 2、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各自主要途经哪些地区? 3、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影响? 4、郑和下西洋是否应该被禁止? 郑和是我国明代的伟大航海家,诞生在云 南昆明。从1405年至1433年,七次下西洋, 历时28年,在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郑和 病逝于古里,把毕生献给了航海事业。郑 和一生七下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比1492年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1497 年率领的葡萄牙船队到达印度要早92年。 一、动手做一做 1492年 加那利群岛 巴哈马群岛 海地岛 哥伦布航海途经的主要地点: 最远到达: 最远到达美洲。 哥伦布航海从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 1405-1433年 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途经的主要地点: 最远到达: 福州、占城(今越南)、满剌加(今马来西亚)、爪哇、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一带)、锡兰(今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 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中国 到达范围 随行人数 携带物品 船只大小 船只数量 首航时间 项 目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 1405年(7月11日) 1492年 最多200多艘 3—17艘 长151.8米,宽61.6米 长24.5米,宽6米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 牲畜、农具、种子、粮食等 27800余人 1000余人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古巴、海地到南美大陆北缘 与哥伦布航海相比较,郑和下西洋具有什么特点? 规模更大 时间更早 航海技术更先进 范围更广 郑和下西洋600 周年纪念活动 江苏太仓航海节(刘家港) 印尼郑和清真寺落成 材料一: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 材料二:在迎接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纷纷开展活动纪念郑和。马达加斯加发行了《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准备在三保山上建立郑和纪念馆;2003年5月28日,世界上第一个以‘郑和’命名之清真寺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首府泗水举行落成典礼并正式对外开放。 思考:在纪念哥伦布航海50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一、材料二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从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后人的评论 “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 ——《明史.郑和传》 “三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殊域周咨录》 二、动脑想一想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趋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产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共产党宣言》 ①直接目的在于寻找黄金。②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③掠夺土地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 哥伦布 ①宣扬国威;②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③加强与海外诸国的外交联系; ④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郑和 主要目的 与哥伦布航海对世界影响相比,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影响? 西方人开辟了新航路,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极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同时也给印第安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但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 材料:永乐年间,成祖派遣郑和率领大型船队远航西洋各国,在政治上,扩大了明朝的在海外的影响,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但在经济上,官方朝贡贸易没有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劳民伤财,“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仁宗、宣宗时期节制下西洋行动,对于节约国家财政开支、安定社会,一时也起到了一定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