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期末考试前文言文汇总.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四期末考试前文言文汇总

初四语文期末考试文言文重点积累 一、重点实词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死而不学则殆(疑惑)(《〈论语〉十则》) 远方入门不顾(回头看)(《陈太丘与友期》) 期行(约定)(《陈太丘与友期》)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难道 边境 )(《为学》) 子何恃而往(凭借依仗)(《为学》) 环谒(拜访)(《伤仲永》) 7、意暇甚(神情、态度;空闲)(《狼》) 8、两狼之并驱如故(旧、原来)(《狼》) 9、恐前后受其敌(敌对,这里时胁迫的意思)(《狼》) 10、屠大窘(困窘,处境危急)(《狼》) 11、狼亦黠矣(狡猾)(《狼》) 12、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口技》) 13、曳屋许许声(拉)(《口技》) 14、宾客意少舒(伸展、松弛)(《口技》) 1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桃花源记》) 16、寻病终(随即、不久)(《桃花源记》) 17、未果(实现)(《桃花源记》) 18、问津(渡口)(《桃花源记》) 19、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陋室铭》) 20、濯清涟而不妖(洗涤;美丽而不端庄) (《爱莲说》) 21、亭亭净植(立)(《爱莲说》) 2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爱莲说》) 23、微独赵(不只是)(《触龙说赵太后》) 24、挟重器多(挟持,拥有)(《触龙说赵太后》) 25、恣君之所使之(任凭)(《触龙说赵太后》) 26、贤于长安君(超过)(《触龙说赵太后》) 27、当其租入 (抵)(《捕蛇者说》) 28、今吾嗣为之十二年(继承)(《捕蛇者说》) 29、而乡邻之生日蹙 (窘迫)(《捕蛇者说》) 30、殚其地之出(尽)(《捕蛇者说》) 31、往往而死者相藉 (铺、垫) (《捕蛇者说》) 32、曩与吾祖居者(从前)(《捕蛇者说》) 33、岁赋其二(征收,敛取)(《捕蛇者说》) 3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等待)(《捕蛇者说》) 35、若业为吾所有(如果;业已,已经)(《黄生借书说》) 36、家贫难致(得到) (《黄生借书说》) 37、今黄生贫类予 (类似,像) (《黄生借书说》) 38、小信未孚 (为人所信服)(《曹刿论战》 39、必以情 (实情)(《曹刿论战》) 40、忠之属也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曹刿论战》) 41、公将驰之 (驱车追赶)(《曹刿论战》) 42、遂逐齐师 (追赶、追击)(《曹刿论战》)))) 三、通假字 是知也(知同智,聪明)(《〈论语〉十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的古字,愉快)(《〈论语〉十则》)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伤仲永》)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郄通“隙”,病痛)(《触龙说赵太后》) 少益耆食(耆通“嗜”,喜爱)(《触龙说赵太后》) 7、必勿使反(反通“返”,回来 ) (《触龙说赵太后》) 8、非死则徙尔(尔通“耳”,罢了)(《捕蛇者说》) 9、谨食之(食通“饲”,喂养)(《捕蛇者说》) 10、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讲述学习态度的,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讲学习方法的,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二者不可偏废。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样的短处就要改正。(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讲学习态度的,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体现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即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讲学习态度的,说明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六年级下册 6、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用曾参传圣人之道的事例具体说明了昏庸与聪敏的辩证关系,证明了“学之,则难者亦易矣”这一中心论点。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的两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