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液化概述.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层液化概述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深层液化概述 赵宇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25600   摘要:基于对前人液化研究的整理和学习,概述了深层液化研究的现状,简述了深层液化的孔隙水压力计算和本构模型上的不足,分析了液化判别的剪应力法和剪应变法对深层液化的优劣以及现有的对深层液化分析的方法和实例。同时,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讨论了深层液化的可能性。对深层液化今后的研究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土力学;深层砂土;液化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predecessor,this paper which sums up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iquefaction for sandy soil in deep layer such as a shortage of pore water pressure calculation and the existing constitutive model,analyzes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the shear stress analysis and shear strain analysis which use in the liquefaction for sandy soil in deep layer,illustrates existing instances . Meanwhile,analysing the possibility of liquefaction for sandy soil in deep layer by using numerical modeling.The summary of liquefaction for sandy soil in deep layer will be useful for references.   1 引言   液化是引起的变形是地基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地基土是否完全液化都会产生不 同程度的变形。因此,为了预测建设场地发生液化的可能性,必须对其进行液化判别。现有 的对液化判定的设计规范,一般只要考虑 20m 以上的液化可能性,而对于 20m 以下的一般 不考虑其液化的可能性。   之所以如此,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内外对于深层液化的观察资料相当少,没有很好的佐 证。而随着对砂土液化观察的深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深层液化的实例。例如,Yord(2001)[1][2]在密西西比河湾观察的液化深度达到了 30m,曹振中(2009)在汶川地震后的研究中发现,[3]成都、雅安、德阳、绵阳等地区存在 20m 以下的深层液化,黄雅虹(2012)也针对港珠奥特大桥的水下工程场地的地基土,进行了振动三轴实验,证明了对于 20m 至 43m 的深层液化的可能性。陈国兴(2002)[4]结合某长江大桥的地基土,运用剪应力对比法,证明了深层液化的可能性。   现有规范的液化判定分为初判和计算判别 2 个部分,即是对初判有可能会液化的地基 土进行现场试验和计算确定液化等级。对于 20m 以上的液化,国内外有大量的判别方法,现有资料和经验公式。对于一般工程而言,运用现有的建设规范的确可以保证其可靠性。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高层和中高层的建筑物的普及,建设中的地基深度也在不断的加深,现有的规范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现在急需对于 20m 以下的深度的深层液 化进行研究。   2 液化机理   饱和砂土(或粉土)由于振动次数的增加,从而引起超静孔隙水压力累积。讨论饱和砂土的液化机理其关键在于描述孔隙水压力的形成和累积的过程。饱和砂土在循环剪切应力的作用下,有体积收缩的趋势,但由于体积受到约束,因此这种体积上收缩的趋势表现为孔隙水压力的增长,从而引起有效应力的降低和液化破坏。[5]汪闻韶(1995)   通过对前人各种学说的总结和梳理将饱和土的液化机理主要概括为(1)循环流动性:在循环作用中的剪缩和剪胀交替变化从而形成了间歇性瞬态液化和有限度断续变形。(2)滑流:饱和松砂的颗粒骨架在剪切作用下呈现出,不可逆的体积压缩,在不排水条件下引起孔隙水压力增大和有效应力减小,最后导致“无限度”的流动变形。(3)沸砂:孔隙水压力超过其上覆压力三种现象。尽管这一认识普遍被接受,但是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体积收缩的趋势之间的关系却有着不同的认识。[6]由于振动前后排水固结的所测得的压缩系数基本相同。汪闻韶(1981)   认为在不排水的条件下孔隙水压力是由于振动后颗粒重新排列之后其压缩曲线向内平移从而产生的。[7]Liou 和 Streeter(1977)   认为孔隙水压力是由于剪切作用引起的骨架压缩系数的变化。[8]Martin,Finn 和 S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