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精神心得体会.docVIP

2017年1月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精神心得体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1月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精神心得体会

2017年1月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精神心得体会 “2017年1月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精神心得体会”,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心得体会1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一项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是否重视调查研究,是否善于调查研究,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是否过硬、工作作风是否扎实、领导能力是否胜任的重要标志。权力来自人民,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干部所谋之事,必定是体现群众意愿、赢得群众拥护之事,这就需要领导干部通过调查研究这项基础工作,把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核心任务,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准群众需求的脉搏。 当前,我们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省各族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万众一心谋发展、齐心协力搞建设的强大合力。不断通过调查研究作出决策、完善决策,妥善处理好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诉求,是我们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 调查研究要在深入上下功夫。领导蹲点、部门挂钩、干部结对、驻村入户不仅要有时间上的保障,还必须直接深入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厂矿学校,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请教,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做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从单位的文山会海中走出来,从走马观花的车上走下来,从干部联系干部转为干部联系群众,从眼光向上转为眼光向下。当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会牺牲一些个人空间、个人利益,但作为领导干部,要勇于跳出小我,服务大众,做到深入调研不分心。 调查研究要带着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不能避实就虚,要带着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去基层调研,急群众所急,努力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在矛盾多发的贫困乡村、城中村、街道社区、生态移民区等,更要多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以促进工作,推动发展。 心得体会2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改革开放日趋深入的新形势下,能否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不仅仅是一般的思想作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保持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大问题。从一些地方和单位的情况看,近些年来虽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还很不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坚持群众路线问题上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1、生活在群众之中不等于真正了解群众 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的干部同群众一个锅里吃饭,一个炕上睡觉,一起生产,一起打仗,能够直接听取群众的呼声,党群之间建立了亲密的血肉关系、鱼水关系。后来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规矩”多了,等级严了,有时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也就不如过去那样密切了,存在不少脱离群众的现象。比如一些基层干部虽然生活在群众之中,但有的只熟悉其面孔,不了解其内心世界;只知其在做什么,不知其在想什么;只知其工作积极肯干,不知其背后的酸甜苦辣。因而就谈不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为什么生活在群众之中而不了解群众?归根到底还是官僚主义在作祟,没有放下“官”架子,身在群众而心不在群众,群众有话不愿对你讲,不敢对你说。因此,树立群众观点,就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放下架子,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做到心里想着群众,真正了解群众。 2、为群众办几件实事不等于有了群众观念 为群众解决困难办实事,这是领导干部的职责,也是实践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为群众办了几件实事,是不是就说明有了很强的群众观念?对此不能一概而论。这里首先要看办事的动机,是诚心诚意办,还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是扎扎实实办,还是搞形式主义;是尽职尽责,还是别有所求。其次要看办事的态度,是自觉主动地办,还是迫于上级或群众的压力才办;是头脑一时发热才办,还是坚持经常办。再次还要看办事的效果,是按客观规律和群众的意愿办,还是不讲科学地蛮干;是对全局有利,还是只对局部有利;是维护长远利益,还是只顾眼前利益。很明显,后一种动机,后一种态度,后一种效果都使为群众办事走了调,变了味,都是缺乏群众观念的表现。纠正这种偏差,最根本的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明确当干部就是要为人民办事,不为人民办事就不是共产党的干部。 3、仅仅不贪不占不等于维护了群众利益 廉者,政之本也。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当官不能图个人发财,这是共产党的“规矩”。但仅仅自身廉洁,不贪不占,是不是就算维护了群众利益?不然。因为我们党是群众利益的坚决维护者,群众利益是我们党的最大利益。维护群众利益,除了不贪不占,至少还应做到: 敢于同侵犯群众利益的歪风邪气作斗争;勤政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带领群众努力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4、说话有人听不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