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眩晕症从瘀论治心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眩晕症从瘀论治心得
韩苏东1 史振国2
(1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医院 830063;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 830001)
【关键词】眩晕 从瘀论治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341-02
关于眩晕一症的原因,历代诸家各有所见,自《内经》以来,下迄河间、丹溪、景岳诸前贤,论眩晕者,多主风、火、痰、虚之说,如《内经》是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为旨;刘河间认为由风火所致;朱丹溪则以痰饮立论,主张“无痰不作眩”,张景岳又提出“无虚不作眩”。虽然说法不一,但这些理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眩晕病因和病理。据临床所见,一般把眩晕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血亏虚、肾髓不足四个不同类型,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因瘀致眩晕者,亦复不少;(1)眩晕多伴有头晕重感,甚或两耳时感屏气,头痛如锥刺及肢体麻木,或兼健忘等症。(2)望诊多见面色晦暗或黧黑,眼眶周围黑晕,唇色暗红或紫,舌质暗淡或紫暗,或有瘀点瘀斑,切脉多呈玄涩或细涩。(3)或有头部外伤病史。(4)久病入络,眩晕多为久病不愈,或反复发作,且经多种方法治疗微效或无效。先将眩晕从瘀论治心得略论于下。
1.文献溯源
考前贤对因瘀致眩晕,较少专题论述。元朱丹溪只于眩晕切诊中述及,谓:“头眩,……脉涩有死血”。明确提出瘀滞眩晕者,始倡于明杨仁斋《直指方》,其曰:“瘀滞不行皆能眩晕”,同时代的汪机《医读》中始载养血活血方剂,“瘀血停蓄,上冲作逆,亦作眩晕,桃仁四物汤”。到了清代,瘀血眩晕因证脉治渐趋成熟,如潘楫注释的《医灯续焰》(明.王绍隆传)对病机证候颇多阐述:“眩晕者多属诸风,……有因于死血者,……血死则脉凝泣,脉凝则上注之力薄矣,薄则上虚而眩晕生焉。其脉必涩,涩为滞涩,征死血之不流行也,或兼见肋痛,善忘目黄,便难等症。又为枯涩,征死血之不足也,谓之血虚眩晕亦可”,李用粹《证治汇补》重视脉诊,鉴别“肝脉溢大必眩,若风浮寒紧,涩细暑虚,痰玄而滑,瘀芤而涩,数为火邪,濡大虚极”,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书中特立“通窍活血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之症。唐宗海认为,瘀血攻心之头晕等症的治疗,应急降其血,而保其心,用归芎失笑散加琥珀、朱砂、射香治之,或归芎汤调血竭,乳香末亦佳”(《血证论》)。
眩晕瘀证虽属实证范畴,但致瘀之因虚实之分,且瘀久又耗精血,形成虚实夹杂局面,这是眩晕反复发作,久延不已的重要因素。
2.疏调气血
眩晕瘀证的基本治则是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法具有调畅血行,疏通血络,祛除瘀滞的作用,临证应用本法,常须根据气血相关理论,结合致瘀的不同病因,分别配以补气,活血祛瘀等方法。意在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兹将临床常见证治方法分述于下:
1)气虚血瘀
证候特点是眩晕劳后加剧,伴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失眠多梦易出汗,面色萎黄而晦暗不荣,唇甲暗淡,舌质淡暗或紫,苔薄,脉细涩。治宜益气活血,常用补阳还五汤加葛根、丹参等。
病案1、许某某,男,62岁,宿患心悸,近年来时感头昏目眩,甚至昏倒,曾在某医院做有关检查。拟诊为“冠心病”“脑供血不足”“颈椎病”。
诊见头昏目眩,伴心悸、胸闷,甚则憋气,神疲少气,颈部活动不利,指麻,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涩,参伍不调,证由气虚运血无权,清阳不升,脑失所养。治当益气升清,活血化瘀,予补阳还五汤加葛根、丹参等。处方如下:
处方:生黄芪30克,葛根30克,当归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地龙10克,僵蚕10克,瓜蒌皮15克,枳实15克,丹参15克,7剂,水煎取汁360毫升,分两次服。药后头昏目眩较前好转,心悸稍平,而脉尚细涩,守方继服并加服人参三七散(红参30克、参三七15克、血竭6克、炮三甲4克、水蛭10克.炒),研粉,每次服3克,一日二次,共服前方35剂,诸症明显好转。遂停汤剂,继服人参三七散,调治半年,精神转佳,眩晕未见复发。
2)气滞血瘀
症见情志抑郁或恼怒,胸胁胀痛,善叹息。继而头晕目眩,时轻时重,常伴有头痛,如针刺感,或抽掣感,面色晦暗,眼眶周围多现黑晕,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玄涩,证属气滞血瘀,治当怡心疏肝,理气化瘀,常用血府逐瘀汤加味。
病案2、刘某某,女,38岁,1年前因和其家人吵架精神受到刺激,郁郁寡欢,始觉周身晃动,站立不稳,继而觉周围景物旋转,反复发作,发作时两耳偶感屏气,但无耳鸣,不呕吐,面部时感蛛丝缠绕,头部如带箍紧缩,伴有心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三章 现场照相.ppt VIP
- Unit1语法一般过去时课件-中职英语高教版基础模块2.pptx VIP
- (完整版)总平面布置及力能供应.docx VIP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培训.pptx VIP
- 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ppt VIP
- 2025河南大河财立方商业保理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毕业水平测试真题试卷(解析版).docx VIP
-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课件.ppt VIP
- 2025届高考作文高中作文素材:《人民日报》高质量人物素材.docx VIP
- 个人简历岗位竞聘升职演讲PPT模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