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女皇故里读元押
玺印,自古以来是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凭信,也是文化载体和权力象征的标志。中国印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考古发现早在殷商前期就有了玺印,秦汉时铸印凿印已风行,为官府和庶民所常用。
宋元文人开始将印章引入书画,把文学、书法和篆刻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风格独绝地演化成一门独特的文人艺术。民间的印章也将传统文化不断地丰富和升华,传承创造,推陈出新,方寸之间的天地表现得淋漓尽致,到了百花齐放的境地。宋元时期的押印别具一格,是浩瀚印海中一枝璀璨的奇葩!
宋元时的押印亦称“押记”、“署押”、“花押”等,通俗地讲是在文书、契约或其他地方押印上某种文字和符号,作为信用和凭证。押印中有纪姓、纪名、纪年、纪地、祝福、吉庆、合同、宝号、堂号、封存、崇尚等内容,广泛地表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境。
《宋史?高宗记》载“必先书押而后报行”。所指的是以草书的方法签写像花草相似的记号或押印上某种符号,才能上报和行文,当时的人们统称之为“花押”。其实,在文书、契约上花押为凭,作为区别他人的标记和符号,可以是单字或是字下加“花”,单个的“花”则是一个押。文献记载押记在汉代、三国至两晋早已面世和使用,南北朝时称之为“画敕”,大唐盛世谓之“花押”,宋代已较普遍使用,并有篆书入印,兼有行书,有的则是魏碑脱胎而来,颇具较高的书法、篆刻艺术和鉴赏价值。有元一朝,押印皆风起盛行,并在制式、文字、钮式上花样翻新,由于元代的押印数量超过宋代,故后世因之通俗和习惯地将之统称为“元押”。
元押的兴起和元代的历史背景,多民族文化交融有关。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蒙古人一统华夏后,当时划分了四个民族等级,其中地位最高的是蒙古人和色目人,但在政治和社会商贸交往中大多苦于不通汉文,多不能执笔审批签字,更不识像“天书”一般的汉人篆书,于是受到唐宋以来“花押”的启迪,并在此基础上推崇和使用押印。由于携带方便,办事快捷,为汉蒙两族和其他民族所能接受,随之深受官府、文人、民众所钟爱,先由官方后至民间风起云涌般地流行起来,形成了时代潮流。
由于楷书善识,首先在“元押”上大行其道,一改“颜柳欧赵”的官方正书和九曲盘旋的篆文,充分展示和体现了天真无邪、无拘无束的民间书体,并由夸张歪斜、左右相顾、率真自然的楷书一跃押上,极富个性和书法艺术韵味。鉴于当时蒙古人对本土文化“八思巴文”的推广和使用,又创造出半汉字半蒙文的押印。
“丰”押:青铜质,长方形,长2厘米,宽1.6厘米,鼻钮高0.9厘米。左为八思巴文,右为篆书“丰”,文字秀丽端庄,充分体现了既有汉文化的渊源,又融合了蒙古文字的特征,与历代各朝之印相比,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民族特色,是前无古人的。
宋元押印多系青铜铸造,兼有其他材质,级别较高的官员则用玉石刻成。常常根据身份、地位、用途、文化修养、喜爱、宗教信仰等对押印的形制、书体、花边图案、印钮加以改进和变化。
广元古称利州,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基建破土,河道挖沙石作业中常有古物面世。笔者十多年来收集古印颇多,大多深坑,绣锈入骨,古韵十足,极具研究和观赏价值。
据研究和了解,宋元押印品种繁多,尚在不断地出土和发现,任何一本印拓也未将之收集齐全,笔者披露所识部分,以馈读者,求教方家。
一、楷书花押
楷书花押数量多,较常见,是宋元押印中的典型代表,常见到的印面符号由楷书和花押组合而成,形制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多边形等各种形式,其中也有多个字构成的押印,文字和花押格式变化较多。
“何”押:长方形,青铜质,长2.3厘米,宽1.6厘米,橛钮穿孔,高1.6厘米。“何”字楷书,苍劲有力,功力入铜三分,花押古拙,别具一格。
二、单花押
常见的押印印面是一花押,无文字可读,花押画的龙飞凤舞各不相同,或与某个汉字形貌相似,也有用某些神秘抽象的图案和类似文字盘绕的图腾符号形式出现,也有有边栏和无边栏及边栏富于变化者,通过押花的变化和不同来代表持押主人的凭信和艺术表达。由于这种花押图案神秘而抽象难懂,通常使用较少。
单花押:类银铤形,青铜质,长2.1厘米,宽1.1厘米,鸟形钮穿孔,高2.1厘米。
该押无文字可读,更无字义可解,为单花押组成,抽象的符号和蛇形盘绕的线条加上鸟形钮给人一种神秘感,究竟代表什么?苦费思量,留下不尽的悬念和遐想……
三、八思巴文押印
成吉思汗一统华夏,便以创制的蒙古文字八思巴文颁布行使天下。元代八思巴文铸钱入印,并用拼音来模仿汉字,摹印篆文,追求形式上与汉字的统一。后因八思巴文多数汉人难识,使用范围不广,故难推广,加之元朝国运短暂,致使八思巴文不能广泛地久为流传。目前所见的八思巴文多见于元代的古钱和官印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