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课件:第二章质量与密度(51张ppt).ppt.Convertor.doc

2013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课件:第二章质量与密度(51张ppt).ppt.Convertor.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课件:第二章质量与密度(51张ppt).ppt.Convertor

实验探究 物体密度的测量 1、某校地质小组的同学们,需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 ,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请你只利用上述器材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测量该矿石 密度的实验方案。 要求: (1)写出其中一种方案的实验步骤及矿石密度的表达式(用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 (2)简述另一种方案的实验步骤; (3)对两种方案的可操作性或误差进行简单评估,写出一条即可。 注意事项: (1)测量前应该先调节天平的平衡; (2)称量固体的质量应放在测量体积之前测量; (3)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与刻度 线垂直。 2、小明同学进行测定煤油密度的实验。 第一次的方法和步骤是: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②把煤油倒入量筒,测出煤油的体积V; ③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总。 请用上述物理量写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________,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_。 (2)经改进后,小明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时,所用砝 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煤油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请帮 小明把下表填写完整。 1.杯中的蜡从液态变成固态时,中间会凹陷下去,蜡的质量 ,蜡的密度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事实表明,0~4 ℃的水“热缩冷胀”,高于4 ℃的水“热胀冷缩”,由此可知4 ℃水的 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处河底的水温保持4 ℃。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 。 3.小明家有一枚质量为2.1 g的银币,他想用量筒测算出该银币是不是纯银的(?银=10.5 g/cm3),所用的量筒规格如图所示,此量筒的分度值是 ,他能否鉴别出该银币? (填“能”或“不能”)。 4.小红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2)将盛有适量盐水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 g。然后将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 (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 。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 一、选择题 1.关于粒子和宇宙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D.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 2.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 3.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 A.质量 B.温度 C.内能 D.密度 4.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 A.将游码向左移动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5.某钢瓶内氧气密度为6 kg/c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1/3,则此时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A.2kg/cm3 B.4 kg/cm3 C.6kg/cm3 D.8 kg/cm3 6.(2012·杭州市第二中学检测)将冰块放在浓盐水中,液面位置如图所示,若冰完全熔化, 杯中液面高度将(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7.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根据这个曲线,说明水的温度从8 ℃降低至2℃的过程中( ) A.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B.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水的密度一直变大 8.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两支蜡烛最先熄灭的是( ) A.长的先熄灭 B.短的先熄灭 C.同时熄灭 D.无法判断 9.甲物质的密度为5 g/cm3,乙物质密度为 2 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 3 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5∶2    B.2∶5 C.5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