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土地所有权的限制-湖北大学学报.PDF

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土地所有权的限制-湖北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土地所有权的限制-湖北大学学报

年 月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卷第 期 ( ) 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土地所有权的限制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 ) ( ) 所有权是近代财产权利的核心,而土地所有权又是民法、土地法体系中一个最核心的理论问题。近 代以来,中国为收回领事裁判权踏上了移植西方法律的艰辛路程。受彼时私法社会化思潮的影响,南京 国民政府在制定《中华民国民法》和《土地法》时对土地所有权进行了种种限制,从而使所有权理论在创 制之初,就失去了近代所有权绝对原则的根基。因此,厘清私法社会化思潮与土地所有权限制之间的渊 源关系,对于中国当下的私权保护仍有现实意义。 世纪末,“天赋人权”自然权利思想受到社会连带主义、历史法学和法律实证主义的猛烈抨击。西 方学者主张对个人自由和权利进行必要的修正,以调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并逐渐形成一种新 的法学思潮:“法律社会化”。“私法社会化”是“法律社会化”思潮的一种,其实质是对《拿破仑法典》以来 确立的所有权绝对、意思自治、过错责任三大私法原则的修正。在所有权理论上表现为否认所有权绝对 原则,主张社会利益对所有权的限制。私法社会化思潮在立法上的相继确立,表明“个人权利的观念及其 价值之倍受尊崇的光辉时代差不多永远地结束了,个人权利的观念及其价值已经丧失了其至高无上的和 不可动摇的地位” 。 法国公法学家莱昂·狄骥受社会学派的影响,以其社会连带学说为代表,对所有权绝对原则进行了 攻击和否定。狄骥继承了涂尔干社会学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他的社会连带学说。其核心观点认 为,所有权是一种社会职务,所有人因持有财富这一事实而产生完成社会职务的义务。个人所有权的行 使不能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并主张对所有权进行限制。在《〈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遍变迁》一书 中,他详细阐述了所有权社会职务说的思想: 陈云朝( ),男,河北邢台人,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法律史、近代 民法学研究。 第 期 陈云朝: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土地所有权的限制 上引材料有两层含义:一,所有权并非个人的私权,乃是一种社会职能;二,所有权只有满足社会大 众的需要,方受法律之保障。狄骥的基本设想是通过使个体性的人承担社会义务而积极地实现社会整体 利益。由此,所有权不再是自然法学说倡导的“天赋权利”,而成为一种社会职务。 所有权社会职务学说深刻影响着私法和公法的指导思想,并以立法的形式转化为制度实践:在私法 领域确立“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公法领域推出“公共福利原则”。前者调整私人之间的财产关系,是对 社会部分人利益而言的。后者调整私产所有者与一般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对社会整体利益而言的。“禁止 权利滥用原则”在近世各国民法典中得到了广泛体现。如德国民法第 条:“权利的行使不得以损害他 人为目的。”瑞士民法第 条第 款:“明显地滥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