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战古人 卓然成家
张大千先生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绘画大师。其传统功力之深,技法画路之宽,题材风格之广,成就影响之大,实为世所罕见,他曾被徐悲鸿先生称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先生的绘画跨越中国绘画上千年的传统,穷极中国绘画所有的题材,无论写意、工笔、水墨、设色,无不擅长,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一不精,集文人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且雅俗共赏。他兼能书法、篆刻,对诗词、鉴赏、画史、画论亦有精湛的研究。他画荷花及工笔人物,独树一帜,俱臻妙境。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其山水与溥心畲并称“南张北溥”;花鸟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人物与徐燕孙并称“南张北徐”之誉。他是历代画家中,学习古代名家数量最多、最博的一位画家;在笔墨技法的训练上,他也是获得古法精华最多、最好的画家。在表现技巧和风格上,他更是跨度最广的画家,从讲求笔情墨趣、逸笔草草的纯水墨写意,到金碧辉煌、色彩鲜艳的工笔画,甚至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技巧,从而发展演变为个人风貌的泼墨、泼彩,创立了名闻遐迩的大风堂画派。
大千先生一生勤奋,其绘画作品难以计数,分别收藏于世界各地,晚年精美之作以台湾收藏最多,早年作品多被大陆博物馆和个人收藏。吉林省博物院有幸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收藏了大干先生从25岁(1923年)至50岁(1948年)期间的绘画作品一百一十余件,这些作品题材丰富,手法多变,清晰地反映了大千先生早年的画学历程和画风不断精进的过程。今年恰逢大千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在此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撷取大千先生的部分绘画作品略作赏析,从中了解大千先生早年艺术流变的脉搏,体味先生的笔墨寄意。
大千先生的画风,在其早年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他曾锐意仿古,血战古人,竭力与古人争一席之地。他的画作远追六朝隋唐,遍师宋元明清,穷极各家各派,从临摹到仿作,逐一研究古人的作品。他也曾走访祖国名山大川,体会良多。他师古而不泥古,在学习古人高超画技的同时,他还注意观察生活,通会物理,临仿与写生结合,用古法描绘现实生活中的山川景色,人物风情,草木生灵,在仿古中绽放自我的心灵之花,正所谓“法先人而为我用,师造化以抒己情”(张伯驹语)。正因如此,大干先生笔下的风物鲜活生动,充满着活泼的盛名情调和宇宙意识。大千先生还重读书养性,石涛的“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深入其骨髓,致使他的画脱尽尘俗,高雅清芬,这从我院的藏品中即可得到充分体现。
张大干先生最富于创造性的是其人物画。他笔下的仕女、人物画,多以传统的人物画为根基,同时吸收现代美学思想,造型准确,形象生动,风趣传神,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他早年的画风,在1929年30岁赴敦煌临摹以前,他所作仕女,造型削肩清瘦,设色柔丽妍美,弱不禁风,人们称之为“病态美”,画风学清代的改琦而又有自家的特色。1941年约42岁及以后,他曾三次赴甘肃敦煌,临摹壁画两年七个月之久。此时他所画的题材大多为佛像、仕女和风景画,数量多达276幅,其画风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大量吸取了唐人的笔意、造型和赋色的长处,并融于自己的创作之中。如果说1940年以前,大千先生的画格是清新、爽利、秀逸的话,此时则变为瑰丽雄奇。所绘仕女,画相圆润俊美,体态丰腴,设色浓丽,笔法严谨,衣裙图案精美,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健康的美感。所画历史人物,形象生动,线条细劲圆润,设色浓艳而和谐,并留水线以加强衣纹的凹凸效果。他还擅画佛像和白描人物,取法李公麟,游丝细线,然柔而不弱,灵动传神。
《童筝图》(图1)是大千先生1935年春,过萃锦园时与溥心畲先生合作的一件精品佳作。作者以对角线式的构图方式,在画面绘一儿童放风筝的景象。风筝以一线斜贯画面,细劲飞舞,气韵十足,充分体现出画家深厚的笔墨功力。画面大块留白寓天空高远之意,颇得“计白当黑”之绘画技巧。溥心畲先生面对大千先生的神来之笔,补景之余,竟题袁枚《春光》诗十一首,足见其相惜之情。张大千和溥心畲被誉为“南张北溥”,此图不仅证实了二人的深厚友谊,而且展示了二人的书法和绘画技巧。画中自题“乙亥春日与萃锦园主人合作为戏,大千居士张爰画后志之。”溥儒题“乙亥春暮,大千居士过翠锦园,大千作人物,心畲补景,题袁子才春意诗十一首,西山逸士心畲并题。”钤朱文“大千”、“心畲”、“成阳布衣”、“爱画入骨髓”和白文“张爰私印”、“溥儒”、“一日思君十二时”诸印。
《仿宋人鉴古图》(图2)为大千先生1942年所作。此幅墨笔白描绘梧桐、雅士、侍者、书童等多人,画前有大山水屏风一座,屏前有三位雅士围坐在几案前鉴赏古物,四位书童和两位仕女前后侍奉,屏后梧桐树下一童子烧火煮茶。画面人物较多,情节细致,生动传神,深显大千先生的绘画技巧和人物造型的功力。画左上方题有“青铜错干闲庭秋,画屏复叠梦沧州。江山烟飞丘壑美,钓竿欲拂回扁舟。呼童沦茗消百忧,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