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6 活的中国园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风景,园林,建设,建造,设计,土木,房地产,建筑,装修

Topic | 活的中国园林 CHINESE GARDENS FOR LIVING “中国园林”形象鲜明却难一言以概之,它至少有从汉到清的两千余 出展示”(柯律格语)。 年历史,这期间更衍生出了从关陕到岭南的几种主要地域流派。不过,作 为一个艺术展,“活的中国园林”强调的毫无疑问是当下此时。“中国园 这样的“中国特征”需要的不仅是会心的开悟,还有经意的审视,它 林”是经过再次定义,重新组织的一个范畴,它是为今天的生活的,因此 揭示了我们这样一个在海外的中国艺术展可能具有的意义:发现,同时也 也是“活”的。 是自我发现;展示不同,同时也开启新的交流的可能。第一代的中国留学 生,尤其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波扎”系统训练出的梁思成、童寯等,已 貌似严格拘谨的“古典”和不断变更中的当代生活,是否真的有对接 然将中国园林的当代阐释烙上了深深的西方建筑学印记,他们以平面或立 的可能?对于这样一个从传统中汲取灵感的展览,这是我们遇到的一个最 面展示的“中国园林”,不仅仅是对于传统更精准的解说,也预示着今天 显而易见的问题。 这一领域遭遇的两难。向旅游者开放的园林不得不面对日益增长的公共生 活,独善其身的旧式“环境问题”已演变成今日城市尺度上的“绿化”, 当代人所谈论的“园林”到底指向什么?这牵涉到造园的基本目的及 以及大规模开发和人际“景观”的合奏。因此,包括建筑师在内的当代艺 其表征方式,牵涉到真实的“山水”和都市造境的关系,园林的基本美学 术家所作出的回应,不能不同时是面对心灵和现实的,不能不是经意而坦 取向,造园(以及游园)的传统程序和西方化的社会生活的关系,当然, 诚,委婉而开放的,不能不是一个上下求索,多元而丰富的整体。 也离不开对这一题目兴趣盎然的当代建筑学,以及依赖这群“专业人士” 才得以确立的新的分析手段和评价标准。 从最抽象的层面来看,“中国园林”并不一定要强求与物理现况对 接,它完全可以是一种自我坚持的文化理想:明清以来愈发强势的文人文 任何穷究“本质”的问题都不易得到清晰的答案,至少得不到全面 化造就了闹市山林的园林心像,随着近代中国强化自我形象的需求,如此 的答案。不过,提出问题的历史情境很重要,某种意义上,“中国园林” 的“中国园林”超越了现实疆域,成为一种普适的造境——“化境”; 是由18世纪启蒙时代“中国热”里的欧洲人无意“发现”的。诚然,中国 “化境”的反面是“现实”,它呼应着上文中提及的种种迫切的问题。但 园林有着从“上林苑”(西汉),“华林园”(北魏),到“艮岳”(北 更多时候的艺术探寻是落在由这两极划定的动态之间。“活的中国园林” 宋)的悠久历史,它却未见得从来都是一个自为自足的范畴——这对应着 同时关乎理想、物性、叙事和人间世,这四个题目不是百科全书般的罗 比较人类学的一般准则:在一种文化中起着提纲挈领作用的概念,在另一 列,它们绝非简单地重复,而是力求彼此发明,在如此一座“中国园林” 种文化中却未必独立存在;中国“园林”总是首先和它负载的具体功能联 中的所见将取决于观众自身所在的位置和角度。 系在一起:退隐之所(辋川别业)、公侯府邸(恭王府花园)、农业生产 (艺圃)……园林本身的营造和意匠不一定是最优先的考量。 “中国园林”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文化概念,也是一个实践性的交流 过程。在这里您将体验到的,不仅仅是作为内容而呈现的“中国园林”, 从马可波罗的时代起络绎不绝地来到

文档评论(0)

masterchief2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1410134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