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城市化得变迁 97-2003 文档.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阳城市化得变迁 97-2003 文档

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安阳的城市变迁 作  者   孙 雨   系(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城镇管理) 年  级   09 级   学  号   091306039    指导教师   蒋 冰 华  日  期  2013年 4月10日 安阳的城市变迁 孙雨 (安阳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摘 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第二、三产业不断发展,城市的范围扩展,这些都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安阳这座古老的城市也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展现着他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活力。我国城市化的变迁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些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本文就以安阳的城市化变迁着手,利用图表分析等方法,分析讨论其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希望借此论文对家乡安阳尽自己的一份力。 关键词:城市化;人口变迁;可持续发展;产业变迁 1.城市化的定义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数量、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定义包括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乡村不断地转化为城市并最终为城市所同化;第二个层次是乡村本身内部的城市化;第三个层次是城市自身的发展,即所谓的“城市的城市化”;第四个层次是作为各个学科领域研究对象的城市化,比如: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景观城市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等;第五个层次是最抽象意义的城市化,即作为城市化整体运动的城市化。 1.1城市化所包含的内容 城市化的内容包括: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就是这个三个方面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过程。城市化并不仅仅是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也不仅仅是城市数量的增加,他还包括人们的道德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向城市的逐渐转变。 2.安阳概况 2.1地理位置 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交汇点。西倚巍峨险峻的太行山,东联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现辖一市、五县、四区、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旗渠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安阳中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九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东经113°37′至114°58′、北纬35°12′至36°22′之间,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西依太行山脉与山西接壤,北隔漳河与河北省邯郸市相望,东与濮阳市毗邻,南与鹤壁、新乡连接。西部为山区,东部为平原。 2.2安阳历史 河南省安阳市 (Anyang)是闻名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汉字之都、甲骨文之乡、《周易》的诞生地、上古颛顼安阳风景(20张)帝喾二帝陵墓所在地、魏王曹操墓所在地、隋唐著名的瓦岗寨起义地、精忠报国民族英雄岳飞故里、红旗渠精神发源地。安阳同时也是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约前14世纪,商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今安阳市区小屯村),安阳遂为殷商国都。殷商王朝,在此历8代、12王。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率诸侯之师,与商纣王战于牧野(今鹤壁淇县西南),纣王兵败自焚,殷亡。周灭殷后,分畿内地为邶、鄘、卫3国,安阳隶属卫。魏文侯七年(前440年),建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三台村以东一带),以西门豹为邺令,安阳为都畿之地。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称东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行郡县制,始置安阳县,隶属邯郸郡。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建都于邺,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辅政,相州总管尉迟迥不服,发兵讨杨坚兵败自杀,杨坚下令焚毁邺城,并徙相州、魏郡、邺县治所及邺民于邺南40里之安阳城,安阳城遂为相州、魏郡、邺县治所。隋大业元年(605年),废相州,存魏郡,治安阳,领11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魏郡为相州,领8县。宋初,相州隶属河北西路,并置彰德军节度。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彰德升为府,领5县。明、清亦称彰德府,领6县1州(磁州)。民初,沿清制。1932年10月,国民政府在省下设区,安阳为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领11县,直到1949年5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为止。 1949年8月1日,成立平原省,安阳为省辖市。1952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安阳市划为河南省,仍为省辖市。 截至2011年6月1日,安阳市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43个街道、46个镇、46个乡。其中林州市和滑县现在被定为扩权县。 3安阳的历史变迁 3.1古安阳 3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