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栟茶渊源doc
一、栟茶渊源
聚沙成陆
栟茶,江苏如东西北部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位于黄海之滨,与海安、东台毗连。但在几千年前,这里还是潮涨潮落的大海。斗转星移,沧海终成桑田,人们建设着美好家园。
古时候,长江携带大量泥沙,日夜不停地滚滚东流,一泻千里,注入浩瀚的大海,至入海口,海水顶托,流速减缓,一部分泥沙沉积于浅海底,历经万千年,海底渐淤渐高,冲击绿洲开始出现。由于母亲河不知疲倦的围土造田,长江下游冲击平原终于生成,不断向东扩展。与此同时,古黄河带着大量泥沙流入黄海经太平洋潮流撞击朝鲜半岛和山东半岛回波南下,黄河泥沙沉淀也起了重要作用。
大约距今六千年左右,长江入海口抵达镇江、扬州一带。随着长江口逐步向东推移,到了商周时期,扬(州)泰(州)渐成扬泰砂嘴(又称廖角咀),称之为扬泰岗地。
据《日出南海记述》,大约从二千年左右的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纪—771)时期起,长江入海口处大大小小的沙洲群陆续浮出水面并逐渐涨成一片卵形沙洲,这就是古扶海州。据传,这卵形沙洲原名浮海州,意为从海中浮出的沙洲,后雅称为扶海州。其位置恰在今如东县境内,大体南至如泰运河附近一线,西至丁堰、栟茶一线,东、北在范公堤内。根据《 扬州府志》记载:“秦汉时,州(泰州)东百里有长洲泽,又东有扶海州”。《后汉书·郡国志》载有:“扶海州上有草名筛,其食之如大麦,从七月稔熟。”此时,扶海州西侧与扬泰古砂咀之间有南北走向宽约10公里左右的浅海。随着扶海州的发育扩大和扬泰砂咀向大海延伸,扶海州与大陆之间的水面逐渐缩狭为古长江一条支泓。
西晋时支泓缩狭成一条夹江。东晋(317—420)年间,扶海州与扬泰砂咀逐步涨接,夹江缩狭为一条西南至东北的小芹河,其位置大约在如皋东陈至海安沿口一带。此时,原浒澪、靖海地区正从小芹河口外的海中逐步涨出。东晋太元七年(382),小芹河淤塞,扶海州历经数千年不断淤涨终与大陆连为一体。由此可见,扶海州的成陆并与大陆涨接,是长江主体和黄河泥沙不断淤积共同作用的结果。据考证,栟茶、浒澪、靖海主体部分为海积平原,并有少量江积成分,多为平缓地形,少低洼沟塘,至此,栟茶地区基本成陆。大自然为人们提供了一块可以开发利用的宝地。
栟茶虽然涨出了海面,但无法抵御大海潮水的侵袭,人们为了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开始筑堤拦海。从此堤内海水倒灌之苦大为减少,人们生产、生活相对稳定。
沈义明 整理
移民聚居
栟茶的成陆,为人类活动提供了一片广阔天地。岁月悠悠、往事如烟,先祖何时在这块土地留下足迹,先辈留下的资料微乎其微,有的仅为世代相传的口头传说而已。
据传,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最早来栟茶的是渔民,那时扬泰岗地居民驾着独木舟,东渡宽阔浅海,来到栟茶,先采捕作业,后定居下来,生息繁衍,成为这里最早的先民。
秦朝统一后,大量煮盐。西汉初年,领广陵郡(今扬州)的吴王刘濞,“招致天下亡命,东煮海水为盐”。栟茶地区迎来了第一批移民盐丁。这些烧盐人是栟茶二千多年前栟茶烧盐的先驱。
随着栟茶地区发育扩展,与大陆之间的海面逐渐变狭、淤浅。各个历史时期到扬泰地区的移民,有的被官府所交逼,有的为生活所迫,星星点点来到这里定居。这时,除了渔民、盐民之外,有可能出现牧垦者---农民。他们都是栟茶的先民。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之海水阻隔,交通极为不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到了东晋时,沙洲与大陆相接,栟茶被列入如皋东部版图,与临近地区的人员来往,及居民变迁越来越频繁,鲁人、扬泰地区客家人成为先民的重要来源。
隋唐时期,盐业生产日益兴旺,四方民众又陆续有人来此定居。中唐发生“安史之乱”,晚唐和五代以后,北方外族入侵,中原人为逃避这些战祸,陆续迁来。到了宋代,随着范公堤的修筑,栟茶运盐河的开凿,盐业技术有所进步,农业生产力有所提高,经济有所发展,“居民以渔盐自给,不为盗贼”,也吸引了一些移民迁进。
唐初贞观年间,栟茶属广陵(扬州)郡煮盐场亭,后建佑圣观(祖师观)供奉神灵,宋建法慧庵、准提庵、龙树庵、东岳庙,朝拜人数甚多。可见当时聚居移民已有一定数量。
从栟茶地区口耳相传的姓氏排序中,可见到当年的迁徙的履痕踪迹。栟茶地区有十大姓,即一缪二徐三蔡四于五周六唐七沈八扬九葛十王。关于这一排列顺序,流传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依照外地迁居至栟茶时代先后为序。二说是按姓氏宗族人口数量多少为序。据民国间所编《栟茶史料》载:“栟之著姓,大抵由远方迁来,最早为南宋,徐氏、缪氏是也;次为元末,蔡氏于氏是也”。
一些人口较多的姓氏先民编(修)有家谱,其族内辈份排列有序,后代取名须循规蹈矩。栟茶镇徐氏有60字,转令为“邦镇省四六、千进君子重、肃廷以国夫、思甫继惟崇、永定全必正、长希守相功、道德承先祖、文章启大宗、克冒裕本茂、昭庆学元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YY_T 0316-2016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pdf
- 猪肉部位分割图.doc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GJB 438C-2021 军用软件开发文档通用要求 (高清,带章).doc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二单词表.doc VIP
-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erp培训课资料课件.ppt VIP
- 2025四川广安前锋区选聘区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脑积水患者的护理PPT参考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