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的学理依据.pdf

浅论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的学理依据.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的学理依据

第5卷第 l期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_5NO.1 2OO9年 1月 JoumalofShenyangInstituteofEngineering(Socia1Sciences) Jan. 2O09 浅论苏轼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的学理依据 高云鹏 (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苏轼从文艺本质、创作、作品三个方面确立了以诗画 “一律”、诗画 “略同”为核心思想的诗画关系理论体系。他 对王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论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体系基础之上的。同时,这则评论与苏轼提 出的 “士人画”这 个概念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通过对苏轼诗画关系理论的梳理和阐释,进而对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内涵和外延 作 以全面的界定。 关键词:苏轼;王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士人画” 中图分类号: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6l7(2009)O1一oo15一o4 苏轼在 《书摩诘蓝 田烟雨图》中对王维有这样的 诗、画创作都是这种观点的具体实践。关于这个问题, 评价:“味摩诘之诗,诗 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 我在 《苏轼诗中的 “病兽”意象研究》(《乐山师范学院 诗。” 抛这则评论一出却引出了从古至今一直都没 学报》2005年第 7期 17—21页)一文中已做出较为详 有停止过的争论。争论的一个焦点就在于苏轼用涛、 细的论述,兹不重复。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都是苏轼 画互相评说的做法在学理上能否成立。用诗、画互相 内心世界的外化,只不过是通过诗、画两种不同的艺术 论说在学理上能否成立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 “诗中有 形式和艺术手段表达出来而已。由此,苏轼认为诗与 画”“画中有诗”的科学性和苏轼诗画关系理论体系的 画是同质的,其相同的本质就在于都是用来 “达心” 合理性,是必须揭示清楚的。因此,通过对苏轼本人诗 “适意”的,即 “达士之所寓。”(《净因院画记》)¨卵苏 画关系理论体系加以分析和阐释(由于中国古代的书 轼 《题笔阵图》中的 “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 法与绘画关系紧密,且苏轼的很多理论都兼涉书、画两 弊,苟不至于无,而 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忧晚岁, 种艺术形式,故而把苏轼 的一些书法理论也纳入论述 则犹贤于博弈也”… 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虽然说 范围),为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则评论找到一个 “有形则有弊”,但是要想表达 自己的内心世界就不得 更贴近苏轼原意的解释是十分必要的。 不借助某种艺术形式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各种艺 术形式都是一样的,都是表达 内心情感、愉悦性情 (“达心”和 “适意”)的工具 。 苏轼的文艺理论体系严整,博大精深。在诗画关 (2)在艺术创作方面,苏轼认为艺术创作,尤其是 系方面,苏轼建立了以诗画 “一律”、诗画 “略同”为核 诗与画的创作是 “略同”的。其 《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心思想的诗画关系理论体系。从宏观的方面看,这种 云:“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_2J]%,《欧阳 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他 “物一理也,同其意,则无适而不 少师令赋所蓄石屏》亦云:“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 可”(《跋君谟飞 白》)… 哲学思想基础上的。苏轼 像略与诗人同”_2』2。显然,这两句话中所说的 “妙 的诗画关系理论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想”和 “摹写物像”分别是指构思和创作两个阶段。从 (1)从苏轼对艺术本质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