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和作用.docxVIP

浅谈农民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和作用.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农民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和作用

浅谈农民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和作用   浅谈农民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和作用   众所周知,“新农村”一词由来已久,而独具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而今,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了出来。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之后,经过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与思考所做出的英明决策。目前,这项亲农、爱农的伟大创举已在全国广大农村中全面展开。作为来源农村、根植民间而又农村基础广泛的现代民间绘画,应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项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与其伟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作为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化艺术形态中的一种民间性、民族性和区域性很强的独特艺术种类—农民画,自上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就一直秉承民间性和民族性,扎根民间,不断地从悠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以及广袤、火热的民间生活中汲取营养并发展壮大,形成了其质朴、雅拙、豪放、张扬和随心所欲等独有的不同凡响的外在表象、内在气质和美学价值。曾几何时,广大农民画作者们就以其质朴浪漫而大胆的想象、奔放豪迈而憨厚的气质和粗壮朴实而灵巧的双手,创作出一幅幅构思奇特、色彩浓重而风格迥异的春播秋收、养鸡种树、婚丧嫁娶、尊老爱幼、民间社戏和亦农亦商、人寿年丰等绚丽多彩的农民画作品,她以憨直的艺术形式描绘了民间风土人情、世间百态,反映出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幅幅出自农民手中的看似简单的农民画作品,无不散发出泥土的芳香,洋溢出勃勃的生机和强烈的生活气息。由于其描绘的大多是农村的人和事,反映的广大农民的心声,寄托着农民朋友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因此最为广大农村人民群众所关注、喜爱和津津乐道。农民画来源于农村生活但又高于农民意识形态,其所表现的不仅仅是农村和农民,更深层次反映的是一种原生态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和社会文明。当前,正值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时机,如何发挥农民画固有的扎根民间、来源生活的优势以及其与生俱来的亲民性、群众性和交融性,使其在这一关键时期充分发挥它的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农民画工作及创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笔者生在户县,长在户县,自幼耳濡目染农民画,受户县农民画的熏陶和启迪,使自己在今后的成长、学习、工作、生活中受益匪浅。例如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棉花丰收》、《公社鱼塘》、《春锄》、《高原打井》等作品使人从中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劳作之美;《老书记》、《大队饲养室》则让人体会到公而忘私的无尚思想境界;《修农具》、《业大更勤俭》更是给人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而80年代以后的户县农民画,其表现手法更是形式多样、百花争鸣:例如《洗布》、《红高粱》看是简单的画面,却给人带来一种灵动飘逸而又不失质朴浪漫的内在美;而《得子》、《吉日》、《黄土情》则在大胆热烈的色彩和朴实无华的画面中挥洒出大西北的粗况、豪迈与率真;《顺风》、《碾场》、《打麦》反映的虽是农村普普通通的劳动场面,但在作者或夸张变形、或强烈色彩对比之中显露出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勤劳、朴实无华和豪爽耿直的秉性……,时至今日,户县农民画更是紧跟时代步伐,创作出了《两邻家》、《爷儿孙仨》、《夜曲》、《春回大地》、《白桦林》等等一大批以倡导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优秀农民画作品,为推动县域三个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大氛围中,户县充分利用了农民画这一得天独厚的艺术形式,在全县开展了多渠道、多手段的农民画参与新农村建设活动,为全县此项工作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一是紧紧把握时代路线和政治方向,配合上级做好当地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宣传,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近年来先后通过办班培训、写生创作、绘制户外宣传画等形式,进行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宣传、反腐倡廉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文体卫艺宣传、计划生育宣传、税收宣传、交通安全宣传、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村庄宣传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农民画创作和宣传活动,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以来,户县农民画展览馆先后组织农民画作者进行了多期创作培训班,并组织作者在全县实地考察,发现典型,以此激发广大作者创作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在全县开展用农民画装点户县活动,不断扩大农民画宣传效应。在全县城乡显要位置绘制大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画,不断扩大宣传层面,转变群众观念;三是开展农民画进机关、进校园活动,各机关、企业厂矿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主题性的农民画,用其装点美化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主题宣传内容,使真善美丑扬弃分明;四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