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触发器时序电路
9.1 触发器 二. 主从JK触发器 四. 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 D触发器状态表 D Qn+1 0 1 0 1 上升沿触 发翻转 逻辑符号 D CP Q Q RD SD CP上升沿前接收信号,上降沿时触发器翻转,( 其Q的状态与D状态一致;但Q的状态总比D的状态变化晚一步,即Qn+1 =Dn;上升沿后输入 D不再起作用,触发器状态保持。 即(不会空翻) 结论: 例:D 触发器工作波形图 CP D Q 上升沿触发翻转 1). 将JK触发器转换为 D 触发器 当J=D,K=D时,两触发器状态相同 D触发器状态表 D Qn+1 0 1 0 1 J K Qn+1 0 0 Qn 0 1 0 1 0 1 1 1 Qn JK触发器状态表 D 1 CP Q J K SD RD Q 仍为下降沿 触发翻转 2). 将JK触发器转换为 T 触发器 T CP Q J K SD RD Q T触发器状态表 T Qn+1 0 1 Qn Qn (保持功能) (计数功能) J K Qn+1 0 0 Qn 0 1 0 1 0 1 1 1 Qn JK触发器状态表 当J=K时,两触发器状态相同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退出 章目录 电路的输出状态不仅取决于当时的输入信号,而且与电路原来的状态有关,当输入信号消失后,电路状态仍维持不变。这种具有存贮记忆功能的电路称为时序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 双稳态触发器是构成时序电路的基本逻辑单元。 第9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1. 有两个稳定状态“0”态和“1”态; 2. 能根据输入信号将触发器置成“0”或“1”态; 3. 输入信号消失后,被置成的“0”或“1”态能保存 下来,即具有记忆功能。 双稳态触发器特点 : 设原态为“0”态 1 0 0 1 1 1 0 触发器保持“0”态不变 复位 0 结论: 不论 触发器原来 为何种状态, 当 SD=1, RD=0时, 将使触发器 置“0”或称 为复位。 Q Q G1 G2 SD RD 0 1 设原态为“0”态 0 1 1 1 0 0 翻转为“1”态 (2) SD=0,RD = 1 Q Q G1 G2 SD RD 设原态为“1”态 0 1 1 0 0 0 1 触发器保持“1”态不变 置位 1 结论: 不论 触发器原来 为何种状态, 当 SD=0, RD=1时, 将使触发器 置“1”或称 为置位。 Q Q G1 G2 SD RD 1 1 设原态为“0”态 0 1 0 0 1 1 保持为“0”态 (3) SD=1,RD = 1 Q Q G1 G2 SD RD 设原态为“1”态 1 1 1 0 0 0 1 触发器保持“1”态不变 1 当 SD=1, RD=1时, 触发器保持 原来的状态, 即触发器具 有保持、记 忆功能。 Q Q G1 G2 SD RD Q Q G1 G2 SD RD 1 1 0 0 1 1 1 1 1 1 1 0 若G1先翻转,则触发器为“0”态 “1”态 (4) SD=0,RD = 0 当信号SD= RD = 0同时变为1时,由于与非门的翻转时间不可能完全相同,触发器状态可能是“1”态,也可能是“0”态,不能根据输入信号确定。 1 0 若先翻转 基本 R-S 触发器状态表 逻辑符号 RD(Reset Direct)-直接置“0”端(复位端) SD(Set Direct)-直接置“1”端(置位端) Q Q SD RD SD RD Q 1 0 0 置0 0 1 1 置1 1 1 不变 保持 0 0 同时变 1后不确定 功能 低电平有效 2. 可控 RS 触发器 基本R-S触发器 导引电路 G4 S R G3 CP G1 G2 SD RD Q Q 时钟脉冲 当CP=0时 0 1 1 R,S 输入状态 不起作用。 触发器状态不变 1 1 G1 G2 S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课储蓄罐无动画.ppt
- 第三课时空气氧水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 第三课智能手机选购指南.ppt
- 第三部分 成本管理.ppt
- 第三课时12课改变浮和沉.ppt
- 第三部分·考前给力回顾六热、光、原、振动、波和动量.ppt
- 第三部分 临床医学.docx
- 第九章 存储过程与触发器2014-11-28 19.39.57.ppt
- 第三部分 第七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合理容量.ppt
- 第三部分 思想文化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 人民版.ppt
- DB37_T 5106-2018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OCR).pdf
- DB37_T 5172-2020 钢筋混凝土综合管廊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OCR).pdf
-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数学 专题突破练8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ptx
- DB37_T 4384-2021 混凝土桥梁有效预应力无损检测技术规程(OCR).pdf
- DB35_T 1433-2019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检测技术规范(OCR).pdf
- DB13(J)63-2011 河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OCR).pdf
-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数学 专题突破练22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pptx
- DB37_T 2366-202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OCR).pdf
-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数学 第1讲 计数原理.pptx
- DB37_T 2367-2022 《回弹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OCR).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