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年全国职业培训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
2007年全国职业培训 参评组别:公共课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教案 专业分类: A040
课程名称:语文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3、了解豪放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思想感情。
词是诗人心情的寄托。《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后被贬谪黄州时的作品。此时 47 岁。
[教学步骤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5分钟)
①请同学们听我朗诵一段宋词,想想其作者是谁?
[多媒体显示]
教师朗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学生回答:苏轼。
②问:在《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中,我们在讲解苏轼《食荔枝》一诗时,曾对他的生平作过介绍。请问哪位同学还记得,来简要地介绍一下?[学生简介,教师点评后多媒体显示]
[多媒体显示:作者生平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杰出的词人。21岁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① 念奴娇:词牌名。赤壁怀古:题目。
② 风流人物:此处指杰出的英雄人物。
③ 乱石:陡峭不平的石壁;群山。
④ 了:衬词,填词时遇文气不完整处,常加一二字作衬,无实在意义。
⑤ 灰飞烟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名作状。
⑥倒装句理解:“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语序应该是“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2、教师检查自读效果。
(1)请学生根据板书试为加点字注音。
板书:公瑾(jǐn)纶巾(guān) 樯橹(qiáng lǔ) 酹(lèi)
(2)请学生翻译,师生共同纠正。
长江滚滚向东流,汹涌的浪涛洗尽了千百年来杰出的英雄人物。在古战场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军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穿入高空,惊涛不断拍打着岩岸,卷起了雪白的浪花。江山美丽如画,那时候曾涌现了多少的英雄人物啊!
遥想周瑜当年,小乔刚嫁给他时,他英俊不凡。手持羽扇头戴青丝头巾,在谈笑之间,竟把曹操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神游于古战场,应笑自己多愁善感,以致头发过早地变白了。人生就像一场梦一样,还是把一杯酒洒在地上,敬奉给江上的明月吧!
(二)作品背景介绍(2分钟)
明确:《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苏轼在黄州游赤壁时写下的一首名作。苏轼曾在诗文中流露了对王安石新法的不满,新贵们便千方百计搜罗其罪名,制造了文字狱“乌台诗案”,令苏轼被捕受审。经多方营救,苏轼才以贬谪黄州了事。这时 47 岁。板书:
明确:奇险壮观的赤壁不仅是“江山如画”的诠释,更是成就无数英雄丰功伟绩的宝地,因此诗人随之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④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整首词中起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既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又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总结上阕,引出下阕。
[小结]上阕——写景:描写赤壁景象,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引发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流露出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六)研读下阕(15分钟)
1、师生齐读。
引导:下阕笔锋一转,由点代面,以“公瑾”作为“一时多少豪杰”的代表,转到了对周瑜的具体描写。
2、学生根据思考题讨论。
[多媒体显示]
①写周瑜,为什么要插入“小乔初嫁了”一句?
②词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
3、讨论后明确:
①写周瑜,为什么要插入“小乔初嫁了”一句?
“小乔初嫁了”是借美人衬托英雄,写尽其俊伟风姿。
②词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问:“羽扇纶巾”,描写哪个方面?表现了周瑜怎样的形象?
描写了周瑜的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表现了他从容闲雅,风度翩翩的形象。
问:这位儒雅的大都督竟在“谈笑间”将曹操的水军烧得“灰飞烟灭。”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人想表现什么?
运用了借代、夸张的手法,诗人以曹军惨败衬托出周瑜的赫赫战功和军事才能,以及他蔑视强敌的气概。
问:三国英雄众多,诗人为什么要只着意描写周瑜呢?
提示:①赤壁之战时,周瑜34岁;苏轼游赤壁时47岁;
②结合赤壁之战的史实和诗人的写作背景思考。
赤壁之战取胜的关键是孙刘联盟,而促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