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村教师的日本农村散步随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农村教师的日本农村散步随笔

一位農村教師的日本農村散步隨筆 社會領域?龍肚國小教務主任黃鴻松 一部紀錄片的誘惑 今年春天,無意間在公共電視頻道,欣賞了一部NHK的紀錄片,記錄一個住在日本琵琶湖畔漁人的四季生活,及其與自然、社區的互動故事。片中的風景、人文及趣味,真令人嚮往。 光憑一部片子,竟然就來到茫茫湖邊,想要找到片中的場景。旅遊書上說琵琶湖東的『近江八幡』有唐詩『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意境,是著名的水鄉。暑假七月天,酷熱的天氣也許來的不是時候,一出火車站,就兩眼昏花,旅遊案內所的媽媽熱心遙指30分鐘外的渡船場是體驗水鄉的最佳方式。但根據我的經驗,這是一項不便宜的體驗,於是,我們決定用雙腳沿著水岸道路慢慢欣賞。 夏天的風景雖有一片綠意、蟬鳴,似乎少了煙雨濛濛的詩境。正午時分,回到了火車站,我不死心地向媽媽桑描述紀錄片中的印象:琵琶湖附近有沒有一個水鄉,是個寧靜的農村,水路通會到家家戶戶,水圳中有鯉魚,村民會定期清水圳中的水草… 琵琶湖水鄉~五個庄散步 她建議我往後兩站的『能登川』下車後,轉搭巴士到一個『五個莊』的地方,那裡會是比較符合我的描述。搭上巴士後,我直覺離琵琶湖愈來愈遠,不久,我們即進入了廣大的平原,這裡應該不會有漁夫了吧?我想起手中的折頁,照片中是有水圳、鯉魚,而且所有民家都是『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其列入傳統聚落保存原因是,這些近江商人屋敷是湖東地區代表性的農村聚落。 到達目的地後,喜見古蹟、水圳、鯉魚、聚落散發的農村魅力,漸漸沖淡非找到片中水鄉場景的必要性,心想日本第一大湖對週邊農村的影響是無遠弗屆的,或許這也是水鄉的一部分, 在太陽稍微微弱的時刻,一位媽媽帶著三位小孩坐在水岸階梯餵鯉魚,水道間還設置花台,種植昌蒲等水生植物,增添水圳的美景。我走進一間古宅,發現住家的大門側,都有保留缺口讓水流入民家,作為洗滌或防火之用,我在想,同樣是灌溉用的水圳,為何日本人絞盡腦汁設計各種設施,讓人去親近水、利用水,在這裡水從家門口流過,那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反思重建人與水的親密關係 反觀我們的水利單位卻認為,水圳就是要寸草不生,連讓住民下去洗衣、滌物的階梯都視為阻礙水流的障礙,總認為水是危險的,想盡辦法不讓住民接近水,以免發生危險、減輕責任,這讓我深思,面對大自然,我們的教育向來是:人定勝天,能征服的不放過,鬥不過的遠離他,看看全台水泥化式的河川整治,每一條都被整像大排水溝,因為洪水猛獸,自知不敵,只好豎起高牆,與水隔離。平常仗著水勢小,侵佔河川地,還企圖把廢棄物丟給河川消化,等到大雨一來,河川反撲。拋棄我們的貪婪與自私,人與水相互尊重,是可以和平相處的。 走出聚落保存區,大片稻田的盡頭處散落幾間日式的矮房,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在他們的蔬果園忙著整理,好一幅恬靜的農村風景。一處『休耕』的稻田,還殘留上期稻作留下的稻草根,一對中年夫妻不畏燠熱背著除草機除草,另一頭的灌溉水圳還保留幾十年前鄉間常見的草溝式的自然水圳,一位老先生也背著除草機除圳唇的野草,我和同行的伙伴們開玩笑,我在美濃看到的農人都背著藥桶噴除草劑,是什麼樣的農業教育及土地觀,使得兩地的農人對待土地的方式有如此不同的作法? 建構土地與人的友善互動 我想到在龍肚國小這幾年推有機農事體驗課程,除了是實踐生活與教育結合、延伸學生的學習場域,我們也將有機農業定位為『新的環保運動』。身在農村、長在農家,農業人口老化,農業知識停滯,於是大部分的農民選擇最省事卻最傷身、對土地最不友善的方式,換取土地利益,我們何其不忍?於是我們從基層教育著手,灑下一粒粒的有機種子,但願有一天他們會發酵,以觀念或行動去改善被毒害已久的土地。 趁著還有些許時間,我們快步奔向另一個社區,這個人口較密集的庄頭有一處農民集會的場所,門口掛著『農作機械使用的安全守則』及每位組員近日推展各項事物的報告表。旁邊有一座木造的集會場所,一群小朋友在屋簷下玩遊戲,小朋友禮貌性地向我們問好,這點,很佩服他們禮儀教育真正落實在生活中。在台灣,也許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小孩子從小被教育成『別理陌生人』,於是向上延伸的結果,人情淡薄,鄰有受虐兒、家暴妻,少管為妙。人與人的關係應該是要更細緻的處理,而不是只將人分類為好與壞、認識與陌生。 台灣在哪裡? 看到她們純樸有禮,於是,我們又拿出之前玩過的『猜猜我是誰』遊戲,提出我們的問題:我們是外國人,請問,我們是哪一國人?我拿出台灣的銅板,接著說:答對的有獎哦!他們開始搶答:印度、美國、中國…,我比出『錯』的手勢,並搖頭提示:在日本的南邊,接著又是一陣搶答:菲律賓、印尼、新加坡…,我再說:在沖繩南方,這時小朋友反而答不上來了。我心裡納悶,在台灣的國小社會課本,高年級時便已將鄰國介紹過了,加上日本流行文化的入侵,台灣的小孩對日本一點都不陌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