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害虫PPT
第五章;概述
1. 水稻生产和害虫发生的关系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调查统计(1981),全世界的水稻生产面积为21亿6千万亩,平均单产379.9斤。但由于水稻害虫的危害,产量损失达120728千吨,约占水稻总产的27.51%。在亚洲水稻害虫对水稻的危害比其他地方要大得多。特别是东南亚的一些国家:1981年对东南亚24个点的调查,无虫田平均亩产707斤,而有虫田平均亩产只有386斤,水稻害虫为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达46.25%。; 2. 我国水稻害虫的发生情况
国内已知的水稻害虫达250多种,其中一个地区的主要害虫几种乃至十几种。一般发生年份对水稻产量的损失为10%左右,大发生年份可超过20%。
以江苏最近几年害虫发生的情况看,可分成这样几个类型:
(1)主要害虫:主要由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飞虱类。
(2)一般性害虫:主要有稻薊马、稻苞虫、稻蝗、稻象甲、粘虫、稻螟蛉等。
(3)潜在性害虫:过去对水稻产量影响大,现在仍然存在,但对水稻的产量影响不大。主要有稻潜叶蝇、稻蝽象、食根金花虫等。;3. 全国六大稻区
⑴ 川西平原稻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30.40N,104.04E。水稻面积1326万亩,目标害虫有二化螟、二种飞虱、稻薊马、稻苞虫、叶蝉。布局以稻一麦(油)二熟为主。
(2) 江淮稻区:包括江苏宁、镇、扬、通、盐城大部分、安徽省滁州等。水稻面积3500万亩,目标害虫是二化螟、二种飞虱。有三种类型的地区:稻麦二熟以杂交稻为主、稻麦二熟以常规中稻为主、单双并存区(吴江)。
⑶ 太湖稻区:包括苏、夕、嘉兴、湖州、杭州等。以麦-稻-稻为主,同时有麦-稻、瓜-稻。三化螟、褐飞虱为主要害虫。;(4) 江汉稻区:湖北荆州、宜昌、孝感、五山农场等。水稻面积2500万亩,早、中、晚并存,三化螟普遍发生,褐飞虱重,稻蝗、稻绿蝽也重。
(5) 洞庭湖稻区:湖南省北部,111-113E、28-29N,稻-稻-油或稻-稻-紫云英,也有稻-稻-麦(豆)。褐飞虱、白背飞虱皆大发生,黑尾叶蝉及病毒病。
(6) 珠江三角洲区:广东平原区,稻田447万亩。1987年扩至900万亩。稻飞虱特别是白背严重。稻绿蝽、稻蝗、稻象甲上升,稻瘟蚊有所下降,三化螟间歇大发生。;;二、发生特点
1.越冬:江苏的扬州地区,以成虫越冬,主要越冬寄主是早熟禾,看麦娘百株有成虫5-6头,其次是稻穗,麦苗,分别为3.5和0.5-1头/百株,由于麦苗面积广,基数大,尽管寄主密度低,但仍是第二年的重要虫源。
越冬部位:麦苗上以心叶为主,枯草上多数在茎部叶鞘间。;2.发生世代
该虫发育起点温度为11.15±1.22度,有效积温为221.1日度。完成一个世代历时19.66天,由此推算出:
江苏:8-9代,第一代成虫发生期为
下/5;;3.发生与危害
(1)早春活动阶段。
(2)水稻成长阶段:因各地水稻布局的不同而不同。
(3)晚秋阶段:为害轻;4.习性
(1)成虫
成虫羽化后1-2天开始产卵,每雌可产50多粒,最多可产120多粒,最少的只有一粒;
成虫分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越冬阶段则以孤雌生殖为主,孤雌生殖的后代以雄性为主,但水稻生长期两种生殖方式并存,田间雌雄比为3:2。
成虫有怕光、怕嫩绿的习性,喜欢呆在纵卷叶螟危害过的卷叶内。 ;(2)卵
散产在稻叶表皮下组织内,尤以叶基部与中部为主。
(3)若虫 共4龄
初孵化的若虫,常群集于纵卷叶缝间,卷缩的叶尖及纵卷叶螟危害过的卷叶内,取食危害。2龄后则相互分散,在嫩叶上食害,先以叶尖受害最大,进入3龄(PP),若虫减少活动,不再取食,4龄时则进入所谓的“蛹”(P)期。所以稻薊马的危害仅在1、2龄期。;蓟马若虫;四、测报
1.越冬后田间基数调查:在早春,检查田边各种杂草上的虫口密度,发育进度,预测第一代成、若虫的发生期、发生量。
2.秧田期和本田期的调查预测:秧苗期每块田查200-300穴秧苗,本田期查100株秧苗。随机取样,查10点。卵的调查是将秧苗拔起对光检查。成、若虫调查用手蘸水抹秧苗,计数手心粘着的薊马数,五天查一次,并计数卷叶株率。;五、防治
1.防治策略
以苗情为基础,以虫情为依据;主攻若虫,药打盛卵期,主治秧田,巧治大田。
2.防治指标
秧苗期:百株有成、若虫400头或卷叶株率 〉50%;
本田期:百株有成、若虫600-800头或卷叶株率 〉30%;
镇江认为没有必要仔细查虫,而以黄苗作为防治稻薊马的生态指标。;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清除田边,沟边,地边杂草和枯枝落叶,减少虫源基数;
②加强肥水管理,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