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_secret
新建铁路xx至xx(xx)线ZQ-VII标
xx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编制:
审核:
Xx项目部
Xx
xx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一 、隧道概况
xx隧道是xx铁路重点控制工程,隧道位于xx省xx县境内,东起xx县义和镇,西至xx县东北210国道附近,与五里店无定河特大桥相接,路线大致呈东西走向。隧道起讫里程为DIK247+255~改DK259+385,属于特长隧道,为本线重点控制工程,共设四个斜井,隧道最大埋深190米左右。xx隧道设计为双线隧道,线间距4.4m、4.53m之间变化。
隧道进口至DIK247+433.59位于直线上,DIK247+433.59~DIK248+397.71位于半径为5000的曲线上,DIK248+397.71~改DK256+744.95位于直线上,改DK256+744.95~DK257+832.98位于半径为4500的曲线上,改DK257+832至隧道出口位于直线上。
隧道进口里程DIK247+255处路肩高程为920.671m,出口里程DK259+385处路肩高程为837.625m,隧道进口至DIK248+500为10‰的下坡,DIK248+500至改DK2249+200为3.5‰的下坡,改DK249+200至改DK256+000为5.2‰的下坡,改DK256+000至改DK257+950为10.5‰的下坡,改DK257+950至改DK258+950为11‰的下坡,改DK258+950至隧道出口为3‰的下坡。其中改 DK247+231.25~改DK247+268.75,改DK248+451.25~改DK248+548.75,改DK249+187.25~改DK249+212.75,改DK255+960.25~改DK256+039.75,改DK258+890~改DK259+010,均位于半径为15000的竖曲线上。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一)工程地质特征
1.地形地貌
隧道所经区域地形地貌主要为黄土梁峁丘陵区,大致呈东南高、西北低趋势,海拔860~1085米,地形起伏较大,“V”型冲沟发育,冲沟处大多基岩埋深浅,局部基岩裸露,其他地段基岩埋深相对较大。由Q3和Q2风积黄土梁,峁延绵不断,黄土峁常成斜坡外凸的圈顶状,黄土峁、梁经雨水冲刷剥蚀后,有形成许多深沟陡坎、陡壁。沿线黄土峁及冲沟两侧多辟为耕地,村庄稀疏,人口密度较小。
2.地层岩性
xx隧道通过区地层主要有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层(Q3eo1)新黄土、冲洪积(Q3al+pl)细砂、圆硕土,中更新统风积层(Q2eo1)老黄土、三叠系上统(T3)砂岩、泥岩、泥质砂岩及沙质泥岩,各地层分述如下:
(1)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层(Q3eo1)新黄土:浅黄土,软塑~坚硬,土质均匀,大孔隙发育。
(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细砂:砖红色、灰黄色、棕红色,中密~密实,潮湿,局部夹小砾石,岩芯呈散状。细圆砾土:灰 白色、灰黄色,密实,潮湿,呈圆棱状,泥沙充填。
(3)第四系中更新统风积层(Q2eo1)老黄土:褐黄色、棕黄色,硬塑~坚硬,垂直节理发育,土质较均匀,局部见蠕虫状及星点状钙质物及钙质条带,偶见姜石粒径10~35mm。
(4)三叠系上统(T3)
砂岩(W3):灰白色、清灰及灰绿色,沙质结构、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心呈饼状、碎块状。砂岩(W2):灰白色、清灰色,局部夹沙质泥岩,沙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岩质较硬,岩体较完整,岩芯主要呈短柱状、柱状。泥质砂岩(W3):灰白色、深灰色,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质软,厚度小。泥质砂岩(W2):灰绿色、灰褐色,砂质结构,薄层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泥岩(W3)深灰色,薄层状结构,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
3地质构造
隧道所经地区在大构造单元上属鄂尔多斯台向斜之陕北台凹东翼,属单斜构造,区内构造行迹微弱,主要表现为一些走向南北的平缓雏区构造,期内中部可见一组北东南西向延伸的平缓雏皱紧南部较老地层中有皱段构造行迹的显示。测区范围内未发现有较大的构造形迹,地层呈舒缓波状占布,倾向北西,倾角2~10°。
(二)水文地质特征
1.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本地区地形起伏、高差大,降水稀少而集中,蒸发量大,河流均具典型的雨洪特征,流量、水位与降水量成正比,动态极不稳定,降水多以地表水排走而补给地下水者甚少,为水量贫乏区。本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
2场地水文地质特征
地表水
本隧道地貌形态为黄土梁峁丘,沟谷密集,地形陡峻,地势起伏较大,黄土呈帽状披覆于基岩之上,地表水体排泄畅通。冲沟内大部分无地表水,局部地段有由砂岩裂隙水渗出而形成小溪和涓流,流量甚小,仅在雨季洪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杜绝高空抛物 PPT.ppt
- 杨佳恋清平乐村居课件PPT.ppt
- 杨万中心小学茎越长越高.ppt
- 杨有润 四则运算课件.ppt
- 来昌艳-中风病的中医诊治及预防.ppt
- 杨柳:阅读方法、鱼骨图、思维导图、大花脸、贴贴乐.ppt
- 杨浦寒假补习班初中高中补习班新王牌资料溶解热和反应热-高一-学生版.doc
- 杨林岩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新课].ppt
- 杜绝药物滥用 远离毒品伤害.pptx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性:评价、格局演变与发展策略.docx
- 社会主义语境下的宗教平衡:越、老、朝、古四国宗教政策的比较与启示.docx
- 从流量到品牌:网络红人在品牌传播中的角色与策略研究.docx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法德兼治视角下的现代价值重审.docx
- 上市公司高管增减持行为与盈余管理的关联性探究:理论、实证与市场洞察.docx
- 设施“红提”葡萄叶片应对低温弱光胁迫的响应机制与预警模型构建.docx
- 我国社区矫正禁止令适用的多维度审视与优化路径.docx
- 溯源、辨析与启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深度比照.docx
- 数字化时代下M证券公司客户服务的变革与重塑:基于精准化与个性化服务视角.docx
- 碳减排时代的贸易新棋局:减少碳泄漏的贸易政策解析与展望.docx
最近下载
- TS-0019418 汽车零部件和材料的禁用和限制物质要求Requirements on prohibited and restricted substance for automotive parts and materialsV3.0 ELV.pdf VIP
- 宗地基本信息表.PDF VIP
- 污水处理设备投标方案.doc VIP
- 三上册(第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 VIP
- 新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配套教学课件.ppt
- 视听语言10色彩的运用概要.ppt VIP
- NBT47013.2-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docx VIP
- QCSTORY讲解学习课件.pptx VIP
- 农业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机制.pptx VIP
- 精神科专科护士准入理论考核试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