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普遍发生在年龄为25-45岁的孕龄女性中。异位的子宫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其中以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及卵巢为最常见的受侵犯部位。近些年来,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urinary tract endometriosis UTE)随着发病率的攀升,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据现有的文献报道,罹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妇女中泌尿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为2%,其中膀胱、输尿管、肾、尿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分别为85%、9%、%4、%2,而膀胱和输尿管往往同时侵犯。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机制 关于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及发生机制, 现阶段较为主流的学说有:胚胎理论和种植理论。 1.胚胎理论:异位的内膜起源于病灶处特定细胞的异常化生。最早由Donnez等【Donnez J, Van Langendonckt A, Casanas-Roux F, Van Gossum JP, Pirard C, Jadoul P, Squifflet J, Smets M: Current thinking on the pathogenesis of endometriosis. Gynecol Obstet Invest 2002;54(suppl 1):52–62. 】发现,位于膀胱子宫、膀胱阴道部的苗勒氏管通过异常化生导致了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但以Yohannes P【Yohannes P: Ureteral endometriosis. J Urol 2003;170:20–25. 】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则对这一看法持有怀疑态度。 2.种植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异位的内膜来源于子宫内膜组织,这些组织转移到宫腔以外的部位种植并生长。 (1)经血逆流:目前以Vercellini 【Vercellini P, Busacca M, Aimi G, Bianchi S, Frontino G, Crosignani PG: Lateral distribution of recurrent ovarian endometriotic cysts. Fertil Steril 2002;77:848–849. 】等为代表的大部分学者认为含有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的经血逆流,通过输卵管到达盆腔,而后贴敷于膀胱浆膜上,从而诱发了炎症反应,最终导致子宫前壁、部分阴道前壁与膀胱顶壁的紧密贴合,而其间逐渐出现含有子宫内膜细胞的浸润较深的纤维结节。 (2)血行、淋巴、直接扩散:Mettler L【Mettler L, Salmassi A, Schollmeyer T, Schmutzler AG, Püngel F, Jonat W: Comparison of c-DNA microarray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eutopic endometrium and ectopic endometrium (endometriosis). J Assist Reprod Genet 2007;24:249–258. 】等认为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不除外子宫内膜细胞通过血行、淋巴道以及局部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的直接蔓延等途径导致他处发作。 (3)医源性种植:部分患有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合并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其中近一半有涉及宫腔的手术史,这间接证明了医源性转移的可能。 二、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1)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主要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及大小。约30%的膀胱内异症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此部分患者大部分的病灶直径为1-2cm。70%的膀胱内异症患者通常以储尿期症状为首发症状,在这部分人群中病灶多位于膀胱三角区及顶壁,通过刺激逼尿肌而诱发症状,典型症状为尿频、烧灼感、排尿痛、排尿困难、耻骨弓上的疼痛及不适。因膀胱内异症由膀胱浆膜层逐渐侵袭到黏膜层,很少与黏膜层形成溃疡,因此仅有20-35%的患者伴有肉眼血尿。因上述症状多易与泌尿系统其他疾病相混淆,往往在进行妇科相关疾病检查时才被发现。 (2)体征:典型的盆腔内异症行双合诊或三合诊时可发现子宫后倾固定,直肠子宫凹陷、宫骶韧带或子宫后壁下端、子宫前壁下段等部位可触及痛性结节,一侧或双侧附件区触及囊实行包块,活动度差,往往有轻压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输尿管走行区压痛,伴有肾积水者则会出现肾区叩击痛。 (3)辅助检查:超声:因其花费小、方便以及无辐射等有点常常作为首选检查方式。根据患者的症状不同,经腹壁、阴道、直肠超声可供选择,其中以经阴道超声最为适用,其特异性近乎为10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