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 市陶瓷工业的调查与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壮大 市陶瓷工业的调查与思考

壮大##市陶瓷工业的调查与思考 壮大##市陶瓷工业的调查与思考 为更好地发挥我市陶瓷工业优势,使之逐步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近期,我们有关企业和部门进行专题调查,就如何发展我市陶瓷工业做了初步探讨。 一、全市陶瓷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我市陶瓷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 1958 年— 1977 年)。这一阶段陶瓷企业只有陶瓷一厂 1 家, 1958 年开工建设, 1960 年 5 月投入生产,当时有职工 37 人,用旧火车站残存房屋作厂房,制作缸、坛等日用陶瓷制品,后增加粗瓷碗、卫生洁具等产品。 1965 年 6 月,转产铺地锦砖,当年产量为 0. 06 万平方米 ,是黑龙江省最早生产锦砖的厂家。 1966 年产量增加到 3. 1 万平方米 ,产值达到 16 万元,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 97.5% ,被黑龙江省外贸公司评为“质量信得过产品”,出口免予复检,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文革”时期,企业管理混乱,铺地砖年产量徘徊在 6 万平方米 左右。 1973 年产量上升到 10 万平方米, 1977 年产量达到 19. 5 万平方米 。二是发展阶段( 1978 年— 1992 年)。这一阶段,提出建设东北“陶瓷城”,全市倾力扶持陶瓷工业,使之得到迅速发展。 1987 年,全市陶瓷企业发展到 6 家,从业人员达到 1862 人,年产铺地砖、釉面砖 81. 2 万平方米 ,实现工业总产值 1145 万元(现价),销售收入 1068.4 万元,上缴利税费 60.2 万元,利润 74.6 万元。 1988 年陶瓷一厂投资 3000 多万元引进了 1 条意大利唯高公司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 45 万平方米大规格瓷质墙地砖生产线, 1990 年 7 月投产,经国家级检测部门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欧共体 EN — 176 — 84 标准,填补了黑龙江省瓷质墙地砖的空白,成为国家部署重点陶瓷锦砖生产企业,黑龙江省重点建材产品出口基地。 1992 年全市陶瓷企业从业人员达到 2169 人,年产各类锦砖、釉面砖 77. 6 万平方米 ,实现工业总产值 2133 万元(现价),销售收入 1951 万元(现价),其中出口交货值 58 万元,上缴利税费 286.2 万元,利润 40.7 万元。产品逐步发展到铺地锦砖、彩色釉面砖、宝丽光锦砖、美术瓷片、外墙砖和大规格瓷质印花砖 6 大系列 200 多个品种,其中锦砖、宝丽光锦砖、彩釉砖多次获得省优部优称号,评为省、市名牌产品,“白天鹅”牌是黑龙江省著名商标,产品畅销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远销到香港、新加坡、韩国、乌干达、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三是调整阶段( 1993 年—至今)。受各种因素影响, 1993 年起,陶瓷企业效益急剧下滑,企业纷纷停产, 1994 年,只有陶瓷一厂、鑫城陶瓷有限公司(原二陶改制) 2 家企业坚持生产,年产量 77. 8 万平方米 ,实现工业总产值 2324.7 万元,销售收入 1668.9 万元,上缴税金 20.1 万元,亏损 848.2 万元。 1997 年仅剩陶瓷一厂维持生产,年产量 57. 7 万平方米 ,实现销售收入 671.5 万元,上缴税金 0.9 万元,亏损 341.1 万元。 2015 年 6 月陶瓷一厂租赁给四川客商,更名为 ## 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当年 9 月投入生产, 2001 年产量达 53 万平方米,产值(现价)达 450.5 万元,销售收入 473 万元,税金减免为零(应交税金 28.4 万元),亏损 320 万元。 2001 年, ## 贸易公司投资 1000 万元兴建了 ## 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当年 9 月份试生产,到年底共生产地板砖 10 万平方米(出口俄罗斯 2 万平方米 ),实现产值 70 万元,销售收入 50 万元,税金减免为零(应交税金 5 万元),亏损 80 万元。截止 2004 年,我市累计生产陶瓷锦砖 680 万平方米,宝丽光砖 135 万平方米,玻璃马骞克 180 万平方米,墙地砖 800 多万平方米,销售收入达 4 亿多元,实现税金 4800 多万元,利润 4500 多万元。 我市陶瓷工业曾为市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其效绩与丰富的资源还存在较大反差,问题不容忽视。一是设备陈旧、老化。 ## 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2015 年用的仍是原陶瓷一厂的煤气窑生产线,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耗煤、耗电量大,生产效率低,维修费用高,导致产品档次低,质量差,成本高,截止 2004 年 6 月企业经营亏损 400 多万元。 2004 年投资 200 万元新建的 2 条煤烧窑,虽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宽度为 1.8 米 ,不适宜生产大规格墙地砖。 ## 陶瓷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的是先进的煤烧辊道窑生产线,但球模机档次较低,导致企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