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馆XX年工作总结.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史馆XX年工作总结

文史馆XX年工作总结   XX年上海世博年,**区文史馆在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区世博宣传动员指挥部、区文化局在陕西北路名人名街、映像张园推出了一系列的文化宣传活动,较好的丰富了城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展示了**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区文化精神,更让广大中外游客从中了解了**独特的都市文化特色。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宣传**文化印记,展现都市文化神韵 (一)陕西北路名人名街吹响多元文化集结号   1、展示中心绚丽亮相,以时尚的手段演绎历史   8月1日,陕西北路名人名街展示咨询中心开门迎客了,每天滚动播放9小时的电影纪录片《陕西北路名人名街》用影像语言介绍了曾影响中国大半个世纪发展历程的宋氏三姐妹的老宅、船王董浩云的老宅,以及西摩会堂、何东公馆等21处建筑形式多元、人文底蕴深厚的重要文化景观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驻足观看。而“名人名街人文历史展”以多媒体演绎、图片介绍、剪纸与模型艺术结合的人物场景模拟手段,以及明快的色调,显得时尚而夺目,让人一见钟情又印象深刻。 2、组织世界名曲演出,展现都市文化风情   自4月起,文史馆组织了多场“汇世界名曲,展海上风情——乐动陕西北路名人名街”系列演出,舞台就设在沿街的上海辞书出版社门前。明媚的春光下、夏夜的凉风中,人们围绕在舞台边,倾心聆听着。蓝色多瑙河、爱的致意、海顿小夜曲、幽默曲、嬉游曲、土耳其进行曲、匈牙利五号、卡农……一首首,一曲曲,或恬淡朴素,或欢快明朗,或浅吟低诉,或昂扬激越,牵引着大家的情感与思绪自由驰骋。演出间隙爆发的阵阵掌声,让演奏者也颇为感动。“我们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听众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虽然演出环境不像在音乐厅那么正规,但能为那么多社区群众演出,让古典音乐真正的走进社区,走进群众生活,不管是对古典音乐的普及来说,还是对群众文化的提升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3、举办“小小彩笔画世博”公益绘画活动,向世博会献上孩子纯真的贺礼   4月举办的“小小彩笔画世博”公益绘画活动吸引了40名来自幼儿园和小学的“小画家”。他们在家长的带领下见识了远东第一大犹太教会堂——西摩会堂那高大伟岸的身躯,见到了太平花园建筑外奇特的八字形扶梯,还有何东公馆(上海辞书出版社)建筑外高达二层楼的希腊神殿式柱子,耳边听着**文化之旅志愿者大哥哥、大姐姐讲的老房子里的小故事,一双双晶莹剔透的大眼睛中充满了好奇。你看,太阳渐渐露出了笑脸,一幢幢老建筑就像是镀了一层金子般闪着金光,小宝贝们三三两两的,或翘首而立,或席地而坐,手拿彩笔,在画板上描绘着他们眼中的陕西北路名人名街,尽情的挥洒着对绘画的热爱,对即将到来的世博盛会的期盼。一个小宝贝煞有其事的说:“我要把这幅画送给世博会,送给来我们上海看世博会的小朋友!”   4、举办国际艺术品收藏展,展示多元文化记忆   6月以文化遗产在我身边为宣传主题的“**名人国际艺术品收藏展”登陆陕西北路,短短十天的展览,让普通市民和游客在欣赏具有各国各民族多元特色文化遗产的同时,看到了**开放包容、自我超越、创新发展的国际化城区文化观,感受到收藏对于保存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性。著名收藏家蔡国声、书法家高式熊、书画家徐昌酩、作家程乃珊、木兰拳创始人应美凤等30多位**文化名人游历各国,收藏的艺术品无一不体现各国的风物。一组日本、印尼、澳大利亚、美国、刚果、墨西哥等国的木雕人偶和面具,极具当地文化传统特征,引得参观者啧啧称奇;还有各种材质、形态的盘、盒、烛台、收音机、乐器等,虽非每件都巧夺天工,却也无不闪耀着世界各地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和聪明才智。 (二)石库门张园展映像,文化惠及百姓家   1、设置“历史人文展墙”,记取海上第一名园“张氏味莼园”映像   为让城区居民和游客了解**的发展历史,文史馆在张园弄底围墙上设置了“张园历史人文展墙”,以张园纪事、名流游屐等板块记取现业已消逝的海上第一名园“张氏味莼园”曾经的辉煌:1885年正式对外开放,是当时沪上首屈一指的公共娱乐场所,里面新鲜时髦的玩意名目繁多,游艺项目中西合璧:中式的有看戏、听曲、赏花,更有西式的过山车、照相、灯会、看电影等。还有许多诸如热气球赛、脚踏车赛、武术擂台等大型活动时常在张园举行,著名的霍元甲也在这里摆过擂台。而且张园入门不取游资,对中外人士一律开放,所以无论春夏秋冬内始终游人如织。孙中山、鲁迅、盛宣怀、郑孝胥、王韬、郑观应、梁启超、章太炎、黄兴等政、商、学界名人都曾与张园结缘;象征妇女解放的裙钗大会、象征文明进步的剪辫大会、拒俄运动、宋教仁追悼会等在此举行。   2、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大客堂成公共文化空间   今年,区文史馆在还原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上海风情的公共文化空间张园大客堂组织了“创意与历史共舞——**文化博物馆网站的寻味之旅”文化沙龙、“城市建筑环境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