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鸥 昆明人的骄傲.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嘴鸥 昆明人的骄傲   海鸥飞临,人鸥共欢,早就成为昆明一道靓丽的风景。   昆明人是爱海鸥的。爱护海鸥,善待海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昆明人值得骄傲与自豪的传统。它已经是留住春城远方的“客人”的一张“名片”。   1985年冬天,从西伯利亚南迁的红嘴鸥,在我国华南一带遇到冷空气,于是大批涌入云南中部。从此,以滇池为中心的滇中高原湖泊水域,就成为它们主要的迁徙越冬场所。如今,第一群红嘴鸥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已有22个年头,它们已成为昆明市的“荣誉市民”。   1985年,在翠湖边刚刚认识的一对年轻人恋爱了,不久小两口就定居昆明并结成连理,是圣洁的红嘴鸥见证他俩的爱情,两口子都爱海鸥,都把海鸥当成了“爱情鸟”。   然而就是这给人带来欢乐祥和的红嘴鸥,在昆明曾经差点遭受到灭顶之灾。由于世界性禽流感疾病,红嘴鸥这个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越冬的候鸟成了捎带禽流感病毒的“犯罪嫌疑鸟”。一时间给人们带来欢乐祥和的红嘴鸥却成了“弃儿”,失宠的红嘴鸥少有人去投食喂养,饥寒交迫的困难随之降临到这些精灵的身上。没有了食物,许多红嘴鸥选择了流亡,留下来的极大部分是饿死。   正在这个时候昆明市《都市时报》头版登了一条大批红嘴鸥在昆明饿死的消息,一时间,这条消息就像一枚重磅炸弹,震惊了上到领导下到普通老百姓。   一些善良的昆明市民自发的行动起来……住在昆明市区的马大妈一家得知了这一消息,赶忙从昆明鸟类协会的鸥粮加工厂买了80公斤鸥粮,当时一公斤鸥粮要3.2元,一共花了256元,然后又赶紧开车一个小时到翠湖边喂红嘴鸥。马大妈一家用自己省下来的钱来买鸥粮喂海鸥,将近两个月时间就化了近两万元。从家中出发去昆明鸟类协会的鸥粮加工厂再到翠湖和海埂大坝,就这样马大妈一家已不知道来回跑了多少趟,像马大妈一家一样爱护红嘴鸥的事例还有好多好多……   为了保护这些大自然精灵,昆明市政府连出两个保护红嘴鸥的红头文件,当地的各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呼吁市民用爱心留住红嘴鸥。昆明市政府拨出了10万元鸥粮专款给环保部门,用于向鸟协订购专用鸥粮,发给市民免费喂鸥。为防患于未然,昆明市在红嘴鸥专用饲料中添加了抗禽流感病毒的成分。新的红嘴鸥口粮香味浓、潮湿、新鲜、有弹性,更便于市民投喂。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也行动起来,昆明市百大酒店物业管理总部的有关负责人,冒雨把900多名员工捐赠的1万多元护鸥爱心款带到鸟协,他们表示:“我们会一直组织员工投喂,坚决不让海鸥挨饿!”昆明沃尔玛3家连锁店60多名员工也启动了沃尔玛关爱海鸥大行动。捐赠了用于海鸥制作食物的价值3000元的面粉、食物油和白糖,随后,60多名员工到翠湖冒雨投喂海鸥。   为了使市民安全地投喂红嘴鸥,昆明市政府作出一系列的防护举措:首先为迎接红嘴鸥的到来,对翠湖公园的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同时,公园还将采用无污染的一级“纯天然”水等候红嘴鸥的到来。然后是对红嘴鸥及水鸟的分泌物,如粪便、羽毛取样,并将采集鸟儿的血液样本,送到热带亚热带重点实验室进行禽流感检测,并将鸟儿们的身体情况上报给相关政府部门,以便随时关注鸟儿的健康情况。再就是新的海鸥口粮剂型首次改良试生产完成,其中加入了抗禽流感病毒的成分,以增强海鸥的抵抗力。与此同时,从今年开始,政府除划拨十万元人民币用作红嘴鸥饲料的生产专款外,还将增加十万元用于红嘴鸥营养饲料补贴。   如今无论在滇池翠湖还是海埂大坝上,到处是人鸥共欢的场面。红嘴鸥又回来了,昆明的冬天又热闹起来了。   翠湖公园不收门票,外地游人和当地晨练的人很多。七点半左右,天空传来阵阵鸥鸣,一群群的红嘴鸥纷纷来到翠湖觅食。在翠湖公园有很多买鸥食的摊点,人工食物主要是一种专门给红嘴鸥生产的面包,还有一种是玉米面为主,掺杂了一些鱼粉的面条捧。   我把相机架在公园的回廊上,数以万计的红嘴鸥在我头上盘旋。翠湖的红嘴鸥真是厉害,当游人把食物抛向空中,还没等食物落下,就被飞行的红嘴鸥空中吃掉。更有胆大的红嘴鸥,飞到游人身边,抢食手中的食物,根本没有怕人的意思。拍到十一点,翠湖的红嘴鸥开始飞走。卖鸥食的摊主介绍,红嘴鸥在翠湖吃饱后就离开,飞回到滇池,那里的水面很大,是红嘴鸥集中休息的地方。   滇池的确比翠湖大多了,红嘴鸥除了上午去翠湖觅食外,其余时间都在这里。滇池的水质给我的直观感觉不是很好,以前也有报道介绍这里的水质负氧化严重。这使我清楚了为什么红嘴鸥要到翠湖去觅食的原因,按鸟类学家介绍,野生水鸟天性都是怕人的,在越冬地如果没有大量食物,野生水鸟就得另寻它乡。昆明人是红嘴鸥的救星,他们虽然不能给这些“空中来客”更多的自然食物,人工投食虽然争议不断,但这毕竟使得红嘴鸥能在第二故乡生存下去,得到休整……   昆明是红嘴鸥的第二故乡,昆明鸟类协会也曾经到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和中国兴凯湖探访过红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