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越千年的高原之路
中国开始修建铁路99年之后,2004年6月22日,首次将铁路铺入世界屋脊上的西藏。翻越这一带的铁路最高点海拔将超过5070米,因此,青藏铁路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2004年6月22日上午11时30分,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宣布:“青藏铁路西藏境内铺轨正式开始!”中铁十一局和中铁一局的两架铺轨机伸出长长的吊臂,各自将一段25米长的轨排铺在安多火车站前。在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发源地――唐古拉这座“鹰也不能飞越”的高山脚下,西藏历史上的第一段铁轨就这样在藏北安多县帕那镇缓缓落下。
措玛乡50多岁的牧民次贡和200多名藏族牧民群众专门赶来观看这铺轨的一幕。次贡是在前一日从100多公里外的牧场骑马赶来的。当坚硬而闪亮的铁轨――这个极大地提速了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现代化产物与西藏古老高原亲吻的一瞬间,铺轨现场的工人、技术人员和藏族群众中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63岁的藏族牧民索措将一条象征吉祥如意的哈达系在铺进西藏的第一段铁轨上。他说:“这是让我最高兴的大事。”
唐蕃古道的传奇
1300多年前,当西藏的民族英雄松赞干布第一次统一雪域高原后,就急切地从周围地区吸收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以满足社会前进的需要。从公元638年开始,松赞干布就多次派出专使向唐朝求婚。公元641年,这位英雄终于沿着艰险的唐蕃古道,前往柏海(青海玛多县境内)亲自迎来了唐朝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携来一尊释迦牟尼塑像,并在拉萨修建寺庙进行供养。她还带来蚕种、谷物等良种以及会造酒、造纸等工艺的工匠。在这一历史时期,藏族人民学会了汉族地区的“工艺历算之术”,藏族贵族子女纷纷沿着唐蕃古道,历尽艰辛到长安学习文化和技术。
与此同时,沿着中国西南最险峻的横断山脉,一批聪慧、勇敢的人正把内地的茶叶、盐巴、织品等藏族群众喜爱的商品运往高原,再把高原上的特产、马匹运往内地。尽管在路上经常可见人、畜的累累白骨,但是一代又一代的汉藏百姓依旧坚韧不拔地牵着马,跋涉在这条物资交流的大动脉上,成就了历史上“茶马古道”的繁荣。
当文成公主的车辙碾过这块苍茫的冰冻大地之后,长长的车辙印在这片高原上再也没有消失过。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到唐宣宗大中五年吐蕃王朝因内乱而崩溃,先后两百余年,汉藏民族往来密切,唐蕃使臣相互往来多达142次。而到元朝,西藏正式归入中国版图,这道车辙印更加深刻而且再也无法抹去了。
1244年,西藏的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带着几名弟子,其中包括年仅10岁的侄儿八思巴,由拉萨北上,经当雄,过那曲,渡黄河之源,越过昆仑山,穿越青藏高原,跋涉千山万水,于1247年抵达凉州,与中央政府议定了西藏地方归顺的条件,其中包括放弃地方割据,呈献图册,交纳贡物,接受中央王朝派官设治。
艰难的新西藏之路
青藏高原上一代又一代的藏族英雄和百姓,骑着高大的骏马,迈着朝圣的脚步,翻过世界上最险恶的地段,努力探寻高原外的世界,寻找他们向往的文化、必需的物资和更美好的生活……然而当新中国成立之初,西藏仍然处于与欧洲中世纪一样黑暗、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占人口不到5%的农奴主控制着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
直到西藏和平解放之初,西藏还没有公路与外界相通,国家曾动用4万多峰骆驼组成大型驮队向西藏运输货物。由于自然条件险恶,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要消耗掉12具“沙漠之舟”。1952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为护送十世班禅由青海西宁返回西藏,投入军马、骆驼、牦牛数万头,在2000公里的行程中,共有3万多头牲畜丧生。
1953年,在时任西藏运输总队政委慕生忠将军建议下,国家开始修建青藏公路,昔日鲜有人迹的唐蕃古道变得热闹起来。建设部队在当时条件下,只能用马拉木车在荒原上踏勘。次年5月,青藏公路在昆仑山破土动工。战士们沿着马车的车辙印在高原上修路。
建成后的青藏公路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苏伊士运河”,它从青海省会西宁出发,经格尔木、那曲,抵拉萨,全长1937公里,担负着80%以上的进藏物资的运输。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家又投资8亿多元人民币,历时12年将全路铺设了沥青路面,从青海格尔木到西藏拉萨,过去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路程现在只需两天。
在青藏公路修通的同时,从四川成都出发到拉萨,全长2413公里的川藏公路贯穿雪山江河纵横的横断山脉。为修通这条公路,有4000多名人民解放军官兵献出生命。继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之后,西藏在几十年间相继建成了新藏、滇藏、中尼等15条干线公路、300多条支线公路,在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著名的大江大河上架起了800多座永久性桥梁,公路里程达到4万多公里。
在相当一段时间,西藏被视为危险空域。1956年5月29日,中国飞行员潘国定驾机首次试航北京-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