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头里的《格萨尔》
杨嘉铭教授的一个电话,改变了我前往西藏的行程。
杨教授说,他要去色达考查格萨尔文化,那里有唐卡、石刻,“最重要的是,”他加重语气说,“还有几个《格萨尔》艺人,一个用说唱讨口,一个看着石头唱。”
这个信息立刻击中了我,我立刻飞到成都,第二天清早,坐上色达县派来的车,直奔那个海拔将近4000米,比拉萨还高出两三百米的金马草原。
五六月是西南地区的多雨时节,我们路上所见,到处都是连绵暴雨后滑塌的泥石和树木,有的石头竟然占据路面的五分之三还多。不过,我们的运气相当好,所到之处,连一颗小小的石粒都没有掉落。
成都到色达县,将近900公里,我们走了整整两天,傍晚进入县城,住进宾馆,竟然头不疼、气不喘地上到二楼、三楼,没有高原反应!我的感冒也痊愈!
仿佛是格萨尔王的一路护佑和加持。
初识俄珍卓玛
从县城一路穿梭,我们的车走了长长一段路后,终于停在一个院落前。土墙上的院门,是一些木板钉成的,半扇开半扇闭,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四朗彭措说,这就是俄珍卓玛的家。
踏入院门,首先见到的是一个井台,安着轱辘,我手摇轱辘,立刻打上水来。四朗啦已经大声吆喝着,在问候主人了。他说的是安多话,我一句都听不懂。连喊了好几声,也无人应答,我们就在门外候着。
院落中,另有一片用铁丝围起的天地,里面的牧草绿油油的,高可齐膝。两只狗,一只毛色纯黑,一只黑头白身,安静地卧在那里晒太阳,我们到了既不起身,也不叫唤,或许是认得四朗啦?我正疑惑着,就昕屋里传出人声,“哦呀,哦呀”的,一个年过半百的女性迎出屋来。
她就是俄珍卓玛。
我们献上哈达,说明来意。当然,四朗局长亲自当了我们的翻译。
“你是从北京来的?”她的眼里充满疑惑。
“是啊。”我迎着她的目光。
“你认识班禅仁波齐的女儿吗?”她又问。
“不认识。”我诚实地告诉她,“但现在的班禅仁波齐给我摸过顶。”
“真的?”她再次质疑。
“贡却松!”(三宝作证)我用藏族人的方式发誓。
我们仍然直直地盯着对方,终于,她笑了,乐哈哈的。空气里立刻充满了欢愉。俄珍卓玛相当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的石头都是宝贝
俄珍卓玛把我们迎进她的客厅,东南和西北靠墙处,各安放着一张藏式小床,铺着卡垫。德高望重的杨教授把我让到上座,让我坐到挨近“神坛”的位置。
这是个名符其实的神坛,不过,它是由大大小小、各有图案的上百个石头堆砌而成,就像草原上的“俄博”和玛尼堆。几乎落地的大窗里,阳光直射进来,有几缕投射到石堆上,那些石头上的乌、牛、羊、神灵立刻在光柱里鲜活起来,飞翔或者奔腾着。
“这些都是您捡来的?”
“它们可都是我的宝贝!”俄珍卓玛收起笑意,十分庄重地说。
我就是喜欢石头,不管在哪里看见,只要喜欢,我都不会嫌脏,我会用舌头来舔,就是这样(做舔的样子),把它舔干净,再看它的形状。我自己感觉,这些石头里,岭格萨尔的什么东西都有,都寓意在这个石头上。我喜欢这些石头,它们寓意了很多神话故事。
十几岁开始,俄珍卓玛就喜欢上了捡石头,放牛牧羊的时候,只要碰上好看的石头,她都会如获至宝带回家。草原上石头本不多见,碰上一个两个已是不易;也不能随处找到水源清洗,要看清它们究竟长成啥模样,她只好用自己的舌头和唾液了。
就这样,从青春年少捡到中年,捡到拄着拐杖,从偏远的修塔牧场捡到色达县城周围的珠日神山。
别人笑话我,问我,你每天拄着拐杖,在那些石堆里找什么?是不是疯啦?我自己不这样认为,这些石头都是格萨尔留下来的,都有故事,它们就像一种吉祥物,有一种吉祥的意思在里头。
我平时是很爱干净的,你看看我家(确实非常整洁),可是一碰到自己感觉好的,我就忘记了,不管在什么地方看见可能好看的石头,我都要用舌头去舔一下,看这个到底是什么?像什么?所以,不光是别人说我,家里的人都要说我,“你到底是真的嫌脏还是假的嫌脏?自己家里的人都各用自己的碗(藏人喝茶抓糌粑,都用自己的碗,不共用一个碗),可猪狗呆过走过的地方,你捡到一个石头都要去舔?
俄珍卓玛说,无论别人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也没办法控制自己。她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到山里去找石头,或者对着自己捡回的石头琢磨。
“看看这个,这是莲花生的印章!”她拿出一个小布包,白色氆氇包了一层又一层,层层打开后,是块小小的沾有红色印油的石头,她哈一口气,把石头向氆氇上摁下去,一个图章清晰显现。
这是您最喜欢的石头吗?
这是宝贝,跟黄金一样。
好像每个石头都是您的宝贝吧?
那当然。这些都是四五万年前,岭国时代的东西,又不是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嘛。
她的口气,就像教授面对狐疑的学生。
“您每天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