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18
编号(学号):
毕 业 设 计
(2011 届大专)
题 目: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
系 别: 工商管理系
专 业: 企业管理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1 年 2 月 20 日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
08级企业管理1班
我是一个即将走进社会这个大舞台的大专生,在大学期间我主修的是企业管理专业,本人性格外向、开朗、活泼,业余时间爱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还有上网,喜欢看小说、散文,尤其爱看杂志类的书籍,心中偶像是邓小平,平时与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较好。我喜欢创新,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很投入,但缺乏毅力和恒心,学习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以致一直不能成为尖子生,有时多愁善感,没有成大器的气质和个性。身高上缺乏自信心,害怕别人在背后评论自己。 志向与理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企业管理人员,成为一名出色的私营企业家,自己的目标是拥有一家中型以上规模的企业,
社会背景分析
1、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水平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加速,令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焦点。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资源浪费和失业问题。中国经济的发展虽取得了世界的瞩目,在各个经济领域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毕竟我国的国情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中国的综合经济发展还需承受诸多的考验,在探索的过程中求发展。
中国的产业结构状况
与改革前的1953年—1978年相比较,改革后的1979年—2009年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前一个时期,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依次由1952年的51.0%下降到1978年的28.2%,由20.9%上升到47.9%(其中工业由17.6%上升到44.1%,建筑业由3.2%上升到3.8%),由28.2%下降到23.9%。这些数据表明:这期间,产业结构处于全面极端的失衡状态。说全面,不仅第一、二产业严重滞后于工业的发展,建筑业虽略有上升,但也大大滞后于工业发展;说极端,不仅农业滞后于工业已经达到顶峰,而且第三产业比重也发生了极不正常的下降。在后一个时期,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依次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9年的10.6%,第二产业由47.9%下降到46.8%(其中工业由44.1%下降到40.1%,建筑业由3.8%上升到6.7%),第三产业由23.9%上升到42.6%。需要说明:这个时期,农业年均增速由前一个时期的2.1%上升到4.6%,其比重下降是由于其增速仍然低于第二、三产业。但其下降速度趋缓了。在前一个时期,农业比重年均下降0.88个百分点,后一个时期为0.57个百分点。至于这个时期工业比重下降以及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都没有到位,但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可见,改革以来,原来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状况已有很大改善。
就业状况
自去年9月起,各大企业纷纷进入高校进行校园宣讲,不少公司的招聘计划在薪酬、招聘数量等方面都让大学生心动不已。根据前程无忧4月份发布的《2010应届生调研报告》显示,2010届毕业生薪资水平与2009年相比约有5%~6%的回升。因此,经历了前两年的就业寒流,毕业生在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时都表现出较为乐观的心态。
虽然利好消息不断,但是大学生就业的春天并没有来临。尽管复苏和回暖是整个人才市场的主基调,但由于受到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人才市场的回升趋势仍未达到2007年的巅峰状态。对于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既不能因为就业形势转好就观望徘徊、待价而沽,以至于错过最好的就业机会;也无需因为庞大的就业人群而诚惶诚恐、望而却步,对就业持消极悲观态度。
我国劳动力需求分析
我国的劳动力供给,也已经过教育而分流为不同人力资本的劳动力。不同人力资本的劳动力,面对着不同的求职市场。但市场的需求,却决定于整个国家宏观产业结构的发展。因此,市场对不同教育管道提供的劳动力,表现出不同的需求比重和不同的求人倍率。
如2008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市场对“大专”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比重仅分别为15.7%、15.3%和15.6%;对“本科”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比重分别为6.4%、7%和6.8%。2008年第四季度,市场对“大专”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比重为14.3%;对“本科”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比重为6.4%,均比前三季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牛津9A Unit1 Reading2. .ppt
- 牛津9A Unit3 vocabulary. .ppt
- 矿用用回柱绞车 文献综述.doc
- 生产部月份报告.ppt
- 脚踩式新型打气筒.doc
- 管类零件喷涂跟踪机构设计 文献综述.doc
- SSB信号的仿真分析.doc
- Visaul C++课程设计 超市管理系统.doc
- 中小板股票高溢价发行的原因与影响.doc
- 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VB.doc
- 2025-2030中国认证服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docx
- 电力设施施工现场文明措施.docx
- 2025-2030中国认证管理软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训练健身器材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docx
- 二零二五年度二月份韵歌艺术新篇章:《对韵歌》完美版.pptx
-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1.2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红外、核磁)课件.ppt
- 2025-2030中国认证管理软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记号笔行业营销策略与竞争格局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记录头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记号笔行业营销策略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